第九章 陆家之信(1 / 2)

时间如同流水般匆匆而过,转眼间,已是与师傅因师弟小磊之事一同下山的第三年。

在这三年里,李清云的成长可谓是日新月异。自从他在师傅左若童的悉心教导下修行逆生功法后,他的实力不断增长,不仅即将要突破逆生一重进入二重了,更是在与大师兄澄真的切磋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技艺。

澄真作为当代大师兄,对李清云的成长倍感欣慰。当他发现李清云的变化后,心中暗自庆幸这小子终于懂得了修行的真谛。他便主动去问清云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清云始终守口如瓶。于是,澄真直接向师傅询问,得知了当初的情况。尽管他心中有些不解,但也明白这是每个人修行的过程,无法强求。从此,他在每日的切磋中,尽力宽慰和鼓励着李清云

而就在回到山门后的一周,小磊师弟也终于回来了。一见面,他便立刻察觉到李清云身上的变化,不禁感到惊讶。他并没有立刻去找清云师兄,而是先去打听了清云近况。得知清云的变化源自自己之事后,小磊顿时感到愧疚不已…

………

如今这天下玄门众多,先说说龙虎山天师府

天师府创始人是张道陵,他被认为是道教最早的组织者和传播者之一,张道陵在东汉末年创立了五斗米教也称为天师道,这是道教最早的派别之一,他将老子的道家思想融入到道教教义之中,形成了独特的宗教体系,后来张道陵被尊称为“天师”,在张道陵成仙以后这个称号成为道教中最具有地位的称谓,也是道教正一的中心。天师府的成员遵循严格的道术修炼

和道德规范,他们的目标是追求以性命性命修为为之根本从而修行得道成仙。天师府弟子都是从小修习天师府的金光咒锤炼性命和从金光咒中进阶的雷法等道术修行

三一门,又称三一教,是由林兆恩在明代中后期创立的民间宗教。林兆恩是莆田人,他倡导的三一教以“道释归儒,儒归孔子”为教旨,主张“三教合一”,即儒、释(佛)、道三教的融合。三一教的教义强调内心修养与道德实践,追求心、性、命的统一,体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道家的自然哲学和佛家的悟性思想。三一教的起源与林兆恩个人的学习经历和思想发展密切相关。林兆恩曾拜莆田道士卓晚春为师,学习道教南宗的内丹功法。他的“三教合一”思想受到了道教南宗的影响,尤其是元代著名南宗道士陈致虚的丹道思想。林兆恩在其著作

《林子三教正宗统论》中,多次引用南宗丹道的经典和思想,来阐述和支持自己的“三教合一”理论。主要修行功法是逆生三重,这逆生三重功法是一种源于道教内丹派的修炼理念,其核心是通过逆行的修炼方法,将个体后天修炼出来的炁逆练回先天一炁的状态达成得道成仙

………

不多时,在大院里回响起一道苍老而有力的声音:“怎么样,瑾儿爷爷说的这些你可都听清楚了没有?心中可有意愿?”

陆瑾站在大院中央,微笑着回答道:“回爷爷,瑾儿心中已有想法,如那三一门修行。”

这个的男子,身着一袭白色长衫,面容俊秀,眼中透着坚定的光芒。他叫陆瑾,是四大世家中陆家子弟,对于修行和功法有着深厚的兴趣。

爷爷,还有陆瑾父母,站在一旁,眼中闪烁着明澈的目光,似乎在审视着陆瑾的内心。他点了点头,满意地说道:“好,既然你有这份决心,那就去吧,三一门也是一处不错的修行之地。”

………

三天过后,清晨的阳光透过书房的窗户洒进来,映照在书案上的一封书信上。书房内静谧而安详,只有左若童坐在桌前专心处理着山门的事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