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天门客栈(2 / 2)

“那要是我不在你身边的时候呢?”

“不会的!我们不会分开的!”

“那要是万一呢?”

“没有万一,没有万一,不准有万一!”

“好好好,没有万一,不分开,但这大热天的你这个小火炉能不能别挨这么近?”

“师父说过,心静自然凉,你忘了吗?”

“呃......”

众师兄弟们也跟着纷纷起哄,神剑阁只要有这两个活宝在,走到哪里都是一片欢声笑语。

一路上,日出而行,日落而息,沿途也可以顺便欣赏下秀丽风景,别提有多惬意。

到了第三日,众人行在一条似乎看不到尽头的黄土路上,今日这路可赶得辛苦,除了领队的段振南外,徒弟们却都被这毒太阳晒了个五迷三道,眼看夕阳西下,附近却没有一处能落脚的地方。

段振南回望一眼,见身后这一众年轻人个个唉声叹气,叫苦连连,不禁摇头喟叹,见他勒马一停,以鞭虚指前方,对众弟子笑称:“前面不远处有一家中原最大的客栈,我们加紧速度,日落前肯定可以赶到!”

说罢,拍马快行一步,马蹄声脆,扬起一阵尘土。

弟子们一听是“中原最大的客栈”,立马被勾起了好奇心,都想着赶紧去一探究竟,浑身疲乏一扫而空,各自拍马疾行,紧随段振南东行而去。

并非望梅止渴,果真在傍晚时分,这一行队伍到达了远近闻名的“天门客栈”!

客栈门前,往来行人络绎不绝,有做生意的商贩,有走江湖的侠客,也不乏有中原各门各派的英雄豪杰,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神剑阁一众人马统一装束,威风凛凛,在人群中极为显眼。

门口负责迎宾的店员第一时间便迎了上来,免不了一番热情的问候,随后引众人将马匹安置在了客栈后的马厩。

环顾四周,发现这马厩大到足以容纳两百多匹马,可此时已近乎爆满。

“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马呀?”

眼前这一幕令明月惊讶万分,这是她的第一次远行,可够她长见识的了。

店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毕恭毕敬地迎上前回答:“这位姑娘有所不知,小店虽处偏远之地,却是地理位置极佳!”

说到兴起,又上前为众人指引:“几位客官您瞧,以此为中心,北上可通凌云峰,南下可去孤山与镜湖,西行可抵雁回峰,东去则往寻幽谷。本店正好处在六大派的中心,可以说是中原最大的交通枢纽,故而各路英雄豪杰途经此地多会在此歇脚,这马自然也就多了。”

众人听后都是赞叹不已。

店员热情地将他们招呼进客栈,在大厅寻了四张邻桌,先是动作娴熟地擦拭了一遍桌凳,而后安排众人就座,待这一切忙活完,又连忙跑到门口继续做着迎宾的工作。

虽然整家客栈配置了多名店员且互相之间分工明确,合作默契,但面对如此大的客流,还是略显人手不足。

抬头向上看,穹顶隆起的构造极具匠心,中央悬一盏巨型花灯,向四面八方引出无数条彩带悬挂于房梁各处,十分引人注目。

客栈内部的整体结构类似于圆筒,从上到下共分四层。

第一二层是就餐区,一层极为宽敞,可同时容纳五十桌客人也不会显得拥挤,二层则是环形绕梁的雅阁,乍一看得有三十多间的包厢。

三四层便是客房区,上下加起来目测至少有两百间。

从一层至四层均由红木楼梯连接,二至四层还有巧妙的悬挂阁楼设计,建造这家客栈的工匠竟是如此巧夺天工。

段振南刚一落座,便被客栈老板一声“段宗主”给叫住,回头一瞧,只见原本在二层赏花的老板已匆匆下楼,二人见面就是一阵寒暄,看他们谈话这架势像是老相识了。

段振南为众弟子引荐了这位客栈老板,又如数家珍般为老板一一介绍了随行的弟子,双方互相见礼后,老板吩咐伙计准备最好的菜肴款待神剑阁的贵客,独引段振南来到二层雅阁,原来他早就在此备好美酒佳肴。

天门客栈的老板名为——“郝硕化”,认识他的人都半开玩笑似的称呼他为“好说话”,今年五十有六,头已半白,留着山羊胡,为人谦和,言行得体,比起一般的生意人,身上少了一些市侩,却多出几分豪气,虽说身材略显臃肿,但走起路来却是脚下生风。

二人是几年未见的好朋友,也都是豪爽之人,饭菜未尝一口,酒已先饮数杯。

今日见到段振南,郝老板似是喜出望外,几杯酒下肚稍显兴奋,觉得小杯不能尽兴,遂命伙计换上来两只大碗,段振南身为一派宗主,岂能被对方的气势吓到,抢过酒坛便斟满了两大碗,二人举碗痛饮,畅聊人生。

酒过三巡,回忆过往中,段振南不禁感慨:“郝硕化,还真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名字,可又有几人知晓...如今天门客栈的老板竟是当年的‘剑神’秦风呢?”

郝老板目光一滞,随后自嘲笑道:“剑神的名号早在二十五年前就已经归属卓不凡了,而秦风这个名字...呵呵...不提也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