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衣带诏爆发?223(1 / 2)

陆翊见贾诩承认,好奇地问道:“不知道文和和这邓芝是?”

贾诩道:“邓芝曾经到宛城拜访老臣,谈吐之间,颇为优雅。因此,老臣和他结为了忘年之交。”

“老臣曾想举荐他在宛城为官。”

“但是,他一心想要靠自己,所以,老臣一直没有开口。”

“邓芝去过襄阳几次,想要向刘表自荐。”

“不过,因为家道中落,刘表一直没有给他机会。”

“早会前,老臣听刘公提过第二事,所以向刘公提了下邓芝。”

陆翊点了点头。

这真是出人意料的关系。

邓芝竟然和贾诩有如此关系!

原历史里,也从未提过这个。

不过,原历史里提过,邓芝在荆州不得志,后来迁徙到益州,被当时的巴西太守庞羲发掘。

这次,竟然因为自己拿下了荆州而发现了邓芝。

蝴蝶效应带来的历史偏离越来越大了。

陆翊道:“邓芝现在在哪儿?”

贾诩道:“还在新野。”

陆翊看向文官之首陈登道:“元龙,你亲自去一趟新野,看他接不接这份重任。”

陈登道:“喏!”

陆翊又在早会上和文武百官商议了下其他事情。

一直到大上午,早会才结束。

陆翊又专门找来顾雍,让诸葛亮在他手底下打下手一段时间。

顾雍是陆康的女婿,和陆翊关系十分要好。

陆翊这般特意提醒,他便知道陆翊的意思。

更何况,诸葛亮还是陆翊的二舅子。

听陆翊说,他要为诸葛亮收集天下书籍,让他看,顾雍立马带着诸葛亮去自己家。

顾家就收藏了很多书籍。

其中就有一些是他先生,也是大儒蔡邕留下来的真迹。

如今蔡邕已死,这些真迹已经成了绝迹!

陆翊看顾雍带着诸葛亮离开,这才带着南宫雁、施桓、刘晔、徐庶赶到偏殿。

偏殿里,庞统早已经坐卧不宁了。

见陆翊终于来了,他才长长松了口气,连忙迎上去,主动行礼道:“襄阳人士,庞统,见过吴侯!”

陆翊见庞统脾气几乎扭转了一百八十度,现在如此谦逊有礼,也没有再打压他,而是向庞统引荐了徐庶,并且让庞统给徐庶担当副手。

庞统又和徐庶聊了一会儿。

两人都是聊的兵法。

徐庶越聊,越有精神。

这庞统虽然长相丑陋,而且很年轻,但是在兵法上的造诣很是高深。

而庞统越聊越心惊。

他一向自认为在兵法上领悟极深,天下无敌。

可和徐庶聊过之后,才发现,徐庶的一些见解,竟然让他不得不拜服。

陆翊见庞统和徐庶聊得火热,没有再打扰他们。

他还有其他事情要做。

在江东任命徐庶为主帅,准备驰援徐州之时。

许都。

尚书台。

曹操早已经从宛城回来了。

回来之后,他一度卧床不起。

想到和陆翊两次见面,就两度吃了大亏,如今甚至要迁都,他恨不得捶胸顿足。

然而,他这里已经郁闷至极,他安排在皇宫的眼线传来消息:天子正在密谋一干文武大臣,准备杀他以扭转时局!

曹操听到这则消息,气得直接笑出声来!

经过这一气,他的头疼之症反而好了!

曹操一边让眼线继续监视皇宫天子和这些文武大臣的动向,一边赶往尚书台。

荀彧、程昱、荀彧等人在处理文件。

曹操一来,荀彧便道:“司空,徐州那边,出事了。”

曹操跪坐在荀彧边上,倒了盏热茶,笑道:“我最近卧床不起,做梦都梦到陆翊,恨不得拿剑刺死他。原来,这是好兆头!”

慢悠悠地喝了口热茶,曹操道:“说吧,出什么事了?是内乱了?还是袁绍南下了?”

荀彧道:“袁绍手下大将文丑联合青州刺史南下徐州,已经攻克琅琊郡,兵临彭城了。”

“情报传来,已经攻城两次了。”

“文丑和袁谭联军用大量的投石车,对彭城发动攻城。”

“彭城死伤惨重,城墙也破坏严重。”

“徐州骑都尉赵云率军驰援,目前勉强维持住了局势。”

“但是,袁绍又增调三万大军南下徐州。”

“这样下去,徐州恐怕保不住了。”

曹操笑着拍了下大腿道:“这袁绍,就喜欢搞这些投石车、箭塔之类的。这江东,压根没有和他作战经验,吃了亏吧?该!”

荀彧、程昱和荀攸互相对视了一眼,都有些苦笑不已。

荀攸道:“明公,徐州一旦被袁绍拿下,我们也危险。”

“届时,袁绍两路大军齐发,一路度过黄河,官渡,直奔许都而来;一路从徐州出征,以骑兵开路。”

“虽说我们如今这局势,迁都是必然。”

“然如今我们还没有打通关中,暂时只能如此。”

“可如今这局势,我们还没有迁都,许都可能就没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