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 陶仁燕21(1 / 2)

1981年的春天,冯建设感到当了校长家里经常来客,应该将餐具提高一个档次,买了盘子、碟子等。

这时,又有老教师退休和新教师进校,进校的教师有赵忠诚和陶仁燕,他们也都是高中毕业。

冯建设看赵忠诚憨厚老实,教学能力强,让他当主任;让马文学当副校长。

马文学说冯建设对他搞明升暗降,赵少言看不下去了说:“你天天不服从领导,你让冯校长怎么用你?助理来桃花小学调整领导班子时,你大闹会场。若不是冯校长求情,助理就将你调离桃花小学了。你知道吗?”

“赵少言,”马文学说,“你这马屁拍的真好啊!一句一个冯校长,你别忘了,你比他年龄大。”

“有志不在年高,”赵少言说,“冯校长曾打败陶仁龙,还写得一手好字,还教学成绩顶呱呱,我服!”

“你真是一脸的奴才相!”马文学说,“你不配和我说话。”

“马校长,”冯建设说,“现在让赵忠诚负责教学工作,让你只负责政教工作,减少你一半的工作量,还像以前一样拿领导班子成员补助一个月两元钱,你还不满意吗?”

“我……我……”马文学说,“这是你自己愿意给我的,我可没逼你。好,我满意了。”

冯建设见马文学不再闹了,趁着星期天,步行到艳阳乡中心小学抄了一份中心小学的管理制度。然后他和赵忠诚参考着中心小学的管理制度,修改桃花小学的。他知道赵忠诚在县城上的高中,去年刚高中毕业,赵忠诚的语文功底比他扎实,让赵忠诚执笔。

赵忠诚看了桃花小学以前的管理制度,不屑地说:“这太粗糙,我建议大修。你看这一条,不实行坐班制。我们拿公家的钱就得按时上下班,怎么能不坐班呢?”

冯建设想到赵尚德不是糊涂人,琢磨良久,说:“这条管理制度看上去有瑕疵,但应该是老校长根据我们桃花小学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我们偏远山区村小不同于城里,我们全校都是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工资低又经常拖欠,又大多是单职工,如果实现坐班制,教师就不能帮助家里种地。不能帮助家里种地,老师就很难生活下去。这条,暂时不改。”

赵忠诚没想到冯建设平时大大咧咧,但考虑问题颇为周全,暗自佩服,点点头。

二人修改完了管理制度后,冯建设在办公室召开全体教师会。

冯建设说:“这次修改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微调。我知道,老师最不满的是对我们学校的收支情况不知道。所以,这次修改特别增加了‘每学期期末公开学校账目’这一条。另外,以前在全乡统考中,我们老师所代的学科成绩是全乡前三名,学校也不发奖。这次修改,特别增加了‘在全乡统考中,任何一个学科的成绩在全乡拿到前三名的,按一、二、三名的顺序,其老师可获得一个茶瓶、一个茶缸、一条毛巾。’大家仔细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的。”

众人看罢,又做了一些修改。

全体教师举手表决通过新管理制度后,冯建设用小毛笔将新管理制度誊写在红纸上,贴在办公室里的墙上。

马文学看着红纸上的新管理制度,心中暗道:“以前,桃花小学的管理制度大多是应付上级检查的,几乎没落实过。现在,冯建设拿鸡毛当令箭,真的要落实。我看他是不自量力!”

赵少言看冯建设提着垃圾斗到校园外倒垃圾,追上前说:“现在学校的一切都公开透明了,你也得不到什么好处了。你当校长图什么?”

“这……这我还真没想过。”冯建设沉思片刻说,“图的是我们桃花村的子孙后代能多出人才,图的是老百姓能说我是好校长。”

“马文学呢,马文学你给我出来!”有女子在学校门口大叫道。

冯建设走上前,见那女子穿着时尚,一头浓密的黑发,面白如玉,左颧骨上有几颗黄斑。他知道那女子叫王大红,问怎么回事。

王大红指着王兰兰的耳朵说:“马文学说我妹妹上课说话,给她的耳朵拧豁了,你看流了多少血。”

冯建设仔细观察,发现王兰兰的耳朵只是破了皮,并没有豁,说:“这都是我没有管理好老师,我向你道歉!我马上带兰兰去李妙手的诊所看看。”

“你说得轻巧,”王大红说,“马文学作为有儿有女之人,他这么狠心。我非让他血债血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