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机器里的幽灵(二)(1 / 2)

他们俩离开没一会儿,张芳就抱着本书进来。

于笠现在的身体状态非常稳定,虽然相较于正常人,他的体质差很多,但是能从生命边缘救回来,活着就是万幸。

她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照料于笠的,那时候自己不过是个年轻实习生,主要是去照看一下轻症患者。于笠转进医疗仓治疗室后的第五年,她才被安排去全程二十四小时照料。

在第一代医疗仓还没有更新时,偶尔会出现点小故障,需要张芳手动调整数值。到最后,说是照料,更多是无所事事,医疗仓足够自动化,她能做的不过是坐在边上守着,以防有什么意外出现。

再智能的机器,也会有出故障的时候。不过最可怕的是,即使于笠使用的是最前端的医疗室,但是有一天房间突然断电,幸好张芳立刻接上备用电源,又手动触发医院的报警。仅仅三个小时,一切又恢复正常。

否则于笠就死在里面。

断电时,她发现于笠的身子动弹了一下。

当时的激动让她差点忘记立马采取紧急行动。

张芳在刘医生那里无意间看到于笠的入院照片,一个词形容,就是惨不忍睹。

这十多年,身上的伤口恢复得七七八八,医疗仓传来的数据也比较正常。但是人就是不醒来,她有时候想自己会不会在这里坐一辈子。

她想到这里,几丝眼泪不知不觉在眼眶中积攒,往病床上一看,却发现于笠直直地盯着天花板。

“怎么了,于笠先生?在想什么呢?”她算不上很会察言观色的人,但是也能立刻从于笠脸上读出消极来。

“张……阿姨”于笠的记忆断档在十八岁,他做不到从三十八开始,“我那天醒来,我爸妈来了吗?”

张芳尴尬一笑,“你问这个做什么,当然来了。他们来晚了一点,你那时候已经睡着了。”

“刘医生上次说的是他们已经来过,没办法进病房,只能从摄像头看我。”

刘主任有这么说过吗,张芳很想抓抓脑袋,“对,我们医院要求严格,探望家属是不能进入医疗室。”

于笠点开虚拟屏,查看日历,上面很贴心的标记上自己醒来的时间:六月三十日。

今天是八月二号。

“他们今天会来吗?”于笠侧过头,朝张芳挤出一抹微笑。

张芳忙不迭点头,“对!对!呃,不对,今天不来,他们有事。你爸妈挺忙的,但是他们在电话里非常激动啊,你妈妈甚至哭了。”她看着于笠的笑脸,心想刚刚那对前来看望的夫妇告诉他什么,不免悲从中来,“你放心,他们会来的。无聊的话,我跟你说话,或者你要不要年轻姑娘,我喊她们过来和你聊天。”

于笠微微摇头,将床板升起,坐直身子。

“张阿姨,我感觉自己状态不错,可以出去走走吗?”于笠扒着床沿挪动,张芳赶忙上前拦住他。

“于笠先生啊,你先躺着吧。才醒就不要乱动了。”她扶着于笠靠坐在床上,帮他把被子掖好。

“我下半身瘫掉了,是吗?”

张芳才站起身,就看见于笠身子往前倒,抚摸着自己的双腿。即使他使出吃奶的力气,下半身也没有半点知觉。

于笠窥见张芳慌张的眼神,确认了这个事实。

事实上,在他醒来,就感觉到不对劲,我上半身虽然酸软,起码是能感知到的。而下半身仿佛不属于他,无论他怎样使力,都无济于事。

张芳张了张嘴,想说一些宽慰的话,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出口。

“不好意思啊,于笠先生。这确实是现阶段的医疗瓶颈,我们医院已经是全国配备条件最好的了,但是对于你的下半身还是无能为力。”她记得当时的入院照片,于笠的下半身血肉模糊,一片狼藉。听说刘主任说,于笠全速的车子和一个逆行的家伙撞上,车子的铝合金部件直接捅进于笠的腹部。

急救赶过去时,逆行的人早就没气了,而于笠竟然坚强地残存一息。

“张阿姨,你没必要道歉。我能活过来就是侥幸。麻烦带我出去转转吧。”他有二十多年没去室外了,虽然在他的感知里,只是睡了一觉。

张芳推着他在医院的花园里慢慢走,一路上给他介绍了这些年的发展,顺便说了些宽慰的话。

“我第一次见到那么仿真的机器人真的吓坏了,那手臂摸上去跟真人手臂没什么区别。”张芳讲述起上周参加全国科技前沿大会的见闻。

上周的科技前沿大会,光是展厅就占了二十多个。展会除了科技圈人士和其他行业精英能够直接受邀请前来,普通民众有十万名额,通过线上抽签拿到入场券。总共三天的展会时间,普通参会者必须按照指定日期前去参观。

张芳出奇的幸运,抽中了展会第一天的名额。

展会最万众瞩目的莫过于中央研究院联合火星无限公司共同推出的E型机器人,即编号为跨时代epoch的机器人。

“虽然生活中见过很多机器人,但实话实说,这样仿真的机器人真的头一回见。要不是展会的叫epoch的机器人在展厅空中飞舞了十来分钟,并联动展厅降下区域裸眼虚拟世界,我都要以为研究院拿个真人糊弄我。”

于笠观察着院落中清扫树叶的机器人,一小只机器人灵活在鹅卵石缝和各个角落里扫去树叶和灰尘,并精准将地上的污渍清洁干净。

和二十年刚入市的机器人相比,更加的智能灵活,但都是非人型。

大部分应用型机器人的外形都是基于它的功能、场景和用户而塑造的。

“惊艳倒是惊艳,但是不知道那个新型机器人的作用是什么。”像飞天和XR,普通设备就能做到,这个机器人乍一看有些花瓶

张芳将于笠推到一片花圃前停了下来。扑鼻而来的花香让于笠忍不住深呼吸一口气,清淡的花香使人放松。

“一个新型的产品有时候是概念的引领。”于笠对E型机器人非常感兴趣,记得那时候在原采家里听到的研究座谈,估计就是这项技术了。

二十年了,既然在展会完美展示出来,或许不仅仅起到概念引领的作用。

等回病房,他查一下资料,研读一下。

“说到一起推出机器人的火星无限公司,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科技公司。他们推出几款机械外甲,军用的外甲可以大大提高士兵的机动性。”张芳盯着于笠的双腿,“我也不是很了解,听说民用的可以辅助行走,效果和一般人行走差不太多。”

她的意思自不必说,现在科技进步了,于笠绝对不应该因为身体的残疾而自怨自艾,无法通过医疗治愈的身体,也完全可以依靠机械辅助自己重新站起。

于笠明白她的好意,点点头没说什么。

张芳提到的机械外甲相当于机械义肢。士兵穿上外甲,是从5到10,而于他这样的病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他并没有抱多大期望。

再慢慢逛了十分钟,张芳就推着他回去,路过一个拐角时听到熟悉的声音。

“你什么意思?我们医院是救人的地方,不是杀人的地方!如果病人无可救药,我们可以配合安乐死。但是现在这个孩子我们都救活了,你让我们弄死他。这种要求我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如果你还要坚持,洛女士,我只能报警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