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出书 14(1 / 2)

柳芸娘带着如萍和翠儿,来到宋宅书籍铺,掌柜的今日穿了一身青布棉袍,瘦骨嶙峋的支棱不起来,两眼却炯炯有神。他目观四路,耳听八方,见着前几日来过的美娘子,忙迎上来。

“夫人,不知今日有何贵干?”

”掌柜的,我想要出话本。我写了一篇话本,您看一下如何?”柳芸娘示意翠儿把书稿递给掌柜的,掌柜的接过手稿,大体扫了一眼,文笔精炼,故事新颖,遂笑着说,“夫人稍待几日,小店接稿之后,若是通过校审,会通知您,您这边留个地址。”

柳芸娘笑着说,“无妨,我住河坊街钱神弄十六号柳宅,您报柳白即可。”

掌柜的听着柳白,名字有点熟悉,仔细想却想不起来,想必是有重名的了。便也不计较那么多,收了书稿,送柳芸娘出了书籍铺。

秋意已浓,微风不燥,主仆三个,也不急着回去,沿着街慢慢转悠。

经过一处茶馆,门口挤挤挨挨的围了许多人,柳芸娘和翠儿如萍探过头去看,茶馆正中站着一个须发斑白的老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声音抑扬顿挫,正在讲着《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台下几张八仙桌,十来张条凳,坐了满满的人,过道里都站着人。不论男女老少,俱都伸着头,朝着老者凑过去,恨不得耳朵贴在老者的嘴边。

茶馆里不时爆发出一阵哄笑,又或者是如雷的叫好声。

茶馆的小二用蓝花大碗穿插人群中收听书费外,茶水、手中巾、瓜子、花生等费用一概另付银钱。

柳芸娘本想进去听听,奈何人太多,她想想自己“身娇肉贵”的,也不进去了,就沿着书坊这一块闲逛。

又走到靠着桥头一群人围着的地方,一看是个简陋的露天书场,一个油头粉面,着棉布白袍的白面书生站在中间,正说着济公传奇。

这个露天的书场档次是明显的降低的,不说茶桌果点了,就是连个凳子也无,围着听的多是妇孺老妪,随地站着或直接坐到石头上,一群人听的也是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惊呼声,或是“吓煞我也~”,讲到动情处,说书的男子也会红了眼眶,底下听书的人也会掏出帕子摁摁眼角,说一声“作孽啊”。

翠儿问附近的店家借了凳子,铺上帕子,柳芸娘也坐下来听说书。

说书的男子偷偷瞥了柳芸娘几眼,估计是想着富贵娘子对他有点想法,不然大茶馆不去,独独坐在他的面前,还觑着空对着柳芸娘媚笑一下。

柳芸娘……

一群小娘子老娘子嗡嗡嗡的躁动起来,低头窃窃私语,都以为说书男子入戏太深,表演投入,纷纷叫好!

翠儿和如萍呕得不行,这要是被二爷那个霸道的看到,非要打这小白脸一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