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怜姐,嫁给我吧59(1 / 2)

第一个实验性质的冷源是一个平放着的蜂窝煤形状的岩块,只是和一般的蜂窝煤相比,它更大一些,孔洞也更稀疏一些。

它的直径为30米,高五米。

输送液氮的管道通过蜂窝孔洞,在底部汇聚在一起,然后再通往地面,形成循环。

由于月球没有空气作为热传递的介质,且岩石会冷缩热涨,容易破坏管道,所以通过蜂窝孔洞的钛合金管道是特制的。

它类似一把卷起来的雨伞,中间是通液氮的管道,管道外则焊接着一片片卷起来的伞页。

岩石的孔洞如果收缩,伞页就会跟着缩紧,孔洞如果扩大,伞页也会跟着扩张。这样一来,无论孔洞如何热胀冷缩,伞页始终能紧紧贴住孔洞,增加接触面积,从而达到高效传输冷量的效果。

不得不说,这个设计很高明,简单又实用。

第二个实验冷源是另一个版本,它将一大块的蜂窝岩块,变成了五个尺寸更小的蜂窝岩块,并且在蜂窝孔洞内套了一个薄壁金属套管。

这样做,是为了测试蜂窝岩会不会更结实,套了套管后,孔洞的使用寿命会不会更长。

毕竟这些蜂窝岩块每15天就要经历一个冷缩热涨的循环,谁也不能保证,孔洞不会崩碎开裂,碎石不会进入伞页内,从而影响它收缩扩张,甚至损坏最里面的液氮管道。

这个方案消耗的资源更多一些,只是不知道和第一个冷源相比,到底谁优谁劣。

第三个冷源,就要保守得多了。

它是一个10×10×10的立方体,外面被六块厚20mm的钛合金板完全包裹住,里面的岩石同样被打上孔洞,比孔洞小得多的钛合金管道穿过这些孔洞,组成冷量循环系统。

它和岩石间传递冷量的介质,不再是之前那可以收缩扩张的伞页,而是充满整个孔洞的液氮。

相比用纯液氮来储存冷量,这个方案会更省液氮。

和前两个实验性冷源相比,这个冷源用的资源更多,但胜在安全,用作最后的保险,再合适不过了。

当符怜开着房车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三个小时后了。

她看着眼前三个圆柱形建筑,眼中满是震惊,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男友居然会在短短的六个小时内,建了三栋房子。

正在调试仪器的林轩,听到外面的动静,连忙从屋内走了出来。

“咦,怜姐,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的?”

符怜伸了个懒腰,道:“我也想多挖些月壤的,但专家们不让,说宇航服经不起这么高强度的工作,所以就让我先回来了。”

说着,她打开房车的后备箱,露出里面的一个个箱子,道:“这些箱子都没装满,只装了一半不到,并且都是在周边采集的,地貌大多重合,所以研究价值并不高。”

出于安全考虑,总指挥并没有让符怜离火箭太远,只让她在250公里内活动,这样万一那一方出了意外,都能通过空间门进行快速救援。

月壤和两个人的安全那个更重要,他们还是拎得清的。

林轩看了一眼箱子,对符怜道:“怜姐,你先到屋里洗个澡,我帮你将样品搬到火箭上去。”

符怜:“不用,你建这么大的房子肯定也很辛苦,还是我自己来吧。”

林轩对着符怜一番挤眉弄眼。“怜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耐力有多强,搬一些样品,洒洒水啦。。”

符怜的脸微微一红,嗔道:“没个正形!”

她也不再纠结,直接通过隔密门,来到了屋子内部。

第一个屋子空荡荡的,除了两个通往别的屋子的门,什么都没有。符怜打开右手的门,这个似乎是个仓库,里面堆了一些没用完的建筑材料和物资。

符怜退了回来,打开左边的门,这里是生活区,有一个卧室,一个客厅,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

符怜看完布局后,忍不住捂额。

“不愧是你,这空间利用还真够奢侈的,也够简单粗暴的。”

这样的一个圆柱屋子足足有72平方,却只分隔出四个空间,可想而知这些空间有多大。

别说是在月球上了,就算是在地球上,这都算宽敞的了。

符怜摇了摇头,走进浴室,看到偌大的浴缸后,再次无语。

“一般人家中的浴缸,都没这么大的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