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火力不足恐惧症深度患者(2 / 2)

能让一帮专家挠破脑袋的加工难题,在林轩的异能作弊下,却如吃饭喝水那般简单。

“除了枪管要够长,装药量也要够大才行!”

“至于枪管强度什么的,根本就不用在乎,强度不够,厚度来凑,我就不信我半米厚的枪管,它还能炸膛不成!”

林轩已经有了目标材料了,那就是废弃货轮的传动主轴,这是一人都抱不过来的大钢柱,且每一段都有十几米长。

只要弄来一截,将孔加工出来,那它就是最好的枪管!

至于枪管那高达二三十吨的恐怖重量,林轩一点都不在乎,反正又不用他拿起来,直接放地上一样可以使用。

还有,这几十吨的重量,反倒还是个优点,因为子弹激发前,后面的空间门会缩小到撞针大小,也就是说,子弹发射时的后坐力,大部分都会由钢柱来承担,而那点后坐力,在几十多吨的重量面前,简直就是毛毛雨。

也就是说,林轩不但不需要承担子弹发射时的后坐力,枪的精度还会大大地提高,简直一举两得。

决定好大体的思路后,林轩开始设计了起来,没多久,一份完全颠覆世人认知的枪械图纸,就出现在纸上。

首先就是手持的枪械部分,这没什么好说的,枪管长度不变,口径直接放大,直接变成了恐怖的40mm,和国产的狙击榴一样。

这已经不能说是枪了,这已经是炮了,名副其实的炮!

由于枪管只是用来瞄准和定位空间门用的,所以并没有刻画膛线。

然后到真正的枪管,也就是那根大钢柱。

它的内径同样是40mm,和一般的枪管炮管不同,它并不是前后贯通的,因为林轩是通过空间门装弹,所以并不需要在后面开个洞。

这样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枪管更加结实,能塞更多的发射药。

和装饰用的枪管一样,真正的枪管也没有刻画膛线。

原因有两点。

一是加工麻烦,并且真刻了膛线也不耐用。

原因也很简单,林轩不可能对这么巨大的主轴进行热处理,或者镀铬处理,这样会导致枪膛内部硬度不够,刻出来的膛线很快就会被磨掉。

二是在坦克炮中,滑膛炮才是当今的版本之子,也只有滑膛炮才能发挥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真正威力。

刻画膛线后,虽然在打远距离目标上会更准,但膛线的摩擦和炮弹的旋转,会消耗炮弹的一部分动能。

林轩并不需要打几十公里外的目标,他只需要打几百米内的目标,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精度完全够用了。

所以,选择滑膛并不是无奈之举,而是最优的选择。

相比于简单的枪管,子弹才是重中之重。

林轩设计的子弹是采用分装设计的,一共有三个部件,分别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头,发射药包,带有底火的发射药筒。

也就是说,林轩装弹,最少也要两步,先是装弹头,然后再装发射药筒,只有装了这两个,林轩才能将子弹发射出去。

之所以会这么麻烦,是因为这些东西实在是太长了,光弹头就有38厘米,比一个成年男人的手臂还长,而发射药包和发射药筒,长度更是达到了夸张的60厘米。

夸张的发射药筒,里面自然是夸张到极点的装药量,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这枪还能通过增加发射药包来增加威力。

总的来说,这是一把牺牲了装填速度,来获得远超规格外威力的枪!

它的装填速度慢是慢,但致命是真的致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