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1 / 2)

与其去听那些不想听又忍不住听的洛阳消息而抑郁扼腕,不如让自己忙起来,无暇顾及。

十月,一条中等船舶缓缓进入襄阳的码头。

河岸上,一座巨大的瞭望塔,正变换着三色旗帜,指挥着水上交通。

牵引大船的小船来来回回,像蚂蚁穿行在大象之中,不时从大船的舷上爬上爬下。

牵引船上水手一身山蛮打扮,脸上涂着油彩,胸前挂着羽毛,手上拿着印章,刚刚站在甲板上,就伸出手。

船主立刻上前,拿出自家早就准备好的通行船册,递上前去。

这水手翻看无误后,果断在十二个印章里选了一个,在上边印了一个时间:“去,十二船位,泊船费二十五块一个时辰,不足一个时辰也按一个时辰计价,按时离开的话,打船费八折,规矩都懂吧?”

“都懂都懂!”船主笑答道,“多谢指挥指点。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不用,自己留着。”水手拒绝了那几枚钱币,留下底单,飞快顺着船梯回到小船,前去指引下一个船停船位。

这时,一位二十出头的青年,走到船主身边,疑惑道:“二叔,不过一名小吏,为何如此礼遇。”

“可别小看这些小吏,”那二叔感慨道,“这些小吏若做得好,被提拔了,说不得便会一飞冲天。这个小吏如此刚正,肯定是为了争夺年后的市舶主事,不想留下把柄。”

那青年有些惊讶:“这可是山蛮啊。”

于他眼中,山中蛮茹毛饮血,不事生产,做奴隶都十分蠢笨,怎么能用来当官呢?

“子昇,这你就不知道了,”船主幽幽道,“这里一切初创,正是不看门第家世之时,你是家中麒麟儿,我这次专门送你过来,就是希望你多一些的积累,在修法盛会上,占上一席之地,家族前程,可都寄托在你身上了。”

这话一出,旁边一名中年人笑出声,但没说话。

温子昇恭敬应是,这次,北地许多士族,都在他们船上,也是靠着这些人七拼八凑,才有粮食从渤海下长江,逆行而入洛阳。

叙旧完,温家船主立刻带他去桥头的仓库看货,别的不说,粮食一定要拿。

等到大船离开,温子昇走在襄阳热闹的街头,瞬间就闻到了汤饼的香气,立刻带着书童,坐到摊位上,要了一碗汤饼。

温热鲜甜的汤饼吃在嘴里,温子昇却莫名觉得心中酸涩。

他家住在济阴,青州是第一波被流民袭击的地方,三年乱世,族里存粮早就用光了。

前些日子,麦苗刚刚结粒,就让那些流民给偷割了,为了保住那几百亩的麦子,家里男女老少不得不连夜将刚刚灌浆的麦子收下,青麦人不能吃太多,剩下的只能晒干给羊吃。

不知多少族人一边收割,一边痛哭流涕,他们这次过来,他们将自己的粮食留下大半给族人。为此,船上雇用的水手都吃着好的,他却只以麦草混着黑面充饥。

旁边的书童已经边吃边哭了起来。

吃完饭,他终于松了一口气,温柔沉静地看着这巨大的内河港口,纵横交错的河道,还有巨大的指挥哨声。

入了城中,立刻有小孩子上前:“要报纸么,最近三月的报纸,十文一份,买了才能了解最近修法盛会流程和安排。”

这有什么说的,当然要买啊!

萧三狗正挺着背,拿着小毛笔,废旧报纸上练字。

他已经不用描红本子了。

自觉已经是个小大人了。

“今天怎么没有和你的如愿哥哥玩?”萧君泽在一边微笑着问。

“如愿哥哥最近和大哥他们一起,收购废旧报纸,然后卖给那些外来的人,价格比直接给收废纸还要高呢。”三狗笑着回答,“爹爹,你忙完了?”

“对啊,我忙完了,如愿和你大哥平时没少零花钱啊,怎么还要去收废报纸?”萧君泽有些奇怪。

难道男孩子天生就有卖废品捡垃圾的基因?

“爹爹你猜。”三狗眨着大眼睛,笑嘻嘻地问。

“是想送我生辰礼物吧。”萧君泽想了想,随意道,“所以才自己赚钱。”

三狗眼睛猛然睁大:“爹爹,什么事你都知道啊!”

“当然,不过这是当咱们小秘密,就当爹爹不知道吧。”萧君泽微笑着捏了捏三狗的脸。

“嗯,”三狗认真道,“哥哥一定会让爹爹惊喜的!”

“我等着,来,让我看你描的字怎么样了。”萧君泽看着报纸上的字迹,“嗯,你还小,练完三张就够了,不用写那么多,应该多出去运动。”

三狗挺柔弱的,容易感冒伤风,虽然都很快就好了,可做为父亲,萧君泽还是觉得多动动可以提高免疫力。

三狗摇头:“我不要,那样好累的。”

萧君泽倒也没有强求,他当年到现在都有锻炼的习惯,是因为当时环境太恶劣了,不得不逼着自己有自保的实力,如今他也算是位高权重,儿子喜欢怎么做,顺其自然就好。

三狗又问道:“爹爹,听说修法大会很热闹,你能陪着我去么?”

“不能,我是不准备去那里的,”萧君泽微微一笑,“我去了,他们就没兴趣在修法上多说了,只会给我表演他们的文韬武略,无趣。”

“啊,不能悄悄去么?”三狗露出整齐的小白牙,“就像二哥带我们从狗洞里出去一样。”

“不行啊,咱们俩长得太好看了,要是单独出去”萧君泽抱起自家狗子,“到时候遇到什么麻烦,让人英雄救美,还得以身相许,不相许就只能杀光他们,多麻烦啊。”

三狗问道:“什么是英雄救美?以身相许?”

萧君泽想了想:“就是一个长得好看,又聪明听话的大哥哥,从天而降,挡在你面前,让你不被伤害。以身相许,就是和他在一起。”

“那,”三狗认真道,“如愿他们上次,是不是英雄救美啊,我要以身相许吗?可端端只有一个人……”

萧君泽不由大笑:“你怕什么,你不是还有两个哥哥么?”

三狗立刻摇头,坚定道:“不行,他们救的是端端,不关哥哥的事!”

萧君泽逗狗子道:“那就当这事没发生过,是球自己打他们身上的。”

三狗还是认真反对:“不行!那样岂不是忘恩负义。”

“哦,那你想怎么办?”

三狗想了一下,认真问:“每个人许一天,爹爹你看怎么样?”

萧君泽被三狗的壮志惊了:“狗啊,他们三可不省油啊,你会后悔的……”

第287章 非常之道

襄阳城中,来自西域的商队络绎不绝,辽东、南方的国度也未少过,各种璎珞、宝石,在市场上充斥着。

离修法还有些日子,如今人们讨论着最新鲜的事情,就是岛夷的船队下南洋后,在吕宋岛上找到一座大金矿,如今正在满世界找人开采,许多家族都心动了,准备一起组织船队,前去南洋淘金。

来自渤海郡的文士温子昇最近在报坊找到一份工作,帮着撰写文稿,他文采非凡,以前在北魏小有名声。

如今他准备在修法大会前大展身手,好好赞扬一下襄阳的繁华兴盛,别的不敢想,当个襄阳的文书门面,他还是有信心的。

报坊隔壁的宅院里,元子攸正在帮父亲整理文书。

母亲李媛华穿着新买的衣服走入房中,拿着一件皮裘对儿子道:“今天吐谷浑的商队过来,顺便送了一批吐蕃羊裘,轻薄又暖和,你快来试试。”

元子攸不由抬头皱眉道:“娘亲,这藏羊裘价格不菲,咱们如今已经不是当初了,哪能再像当初那般,要什么买什么呢?”

李媛华轻笑出声:“我儿倒是越发懂事了,但你想太多了,我就给你买了一件,你兄长爹爹都没份。”

说着,她不由感慨道:“你如今也算半个侍读,那独孤家、宇文家都深受宠幸,你在其中可不能被他们比下去,娘亲我是见过当年你爹失势时,人家怎么捧高踩低,这关系到你前程,一件羊裘又算得了什么?”

元子攸不由摇头:“娘亲,没有这事,萧家弟弟和独孤如愿他们对我十分礼貌,没有抱团欺负这些事,又哪需要撑场面。而且那位大人生性节俭,这衣服你给爹爹穿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