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27(1 / 2)

“小山,你现在怕是名副其实,真的有千钧之力了?”

沉迷武道的尹名,对于武道方面的事都特别有兴趣,边走边问走在旁边的王小山。

王小山表字千钧,还是周习文给取的。

当年来寻亲的王小山只有八岁,按《大明律》,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就被安排到附近的小学三年级插班。

小学毕业时,虽然他文科成绩一般,但武道天赋着实极高,又天生神力,进武院继续读书是一点问题没有。

没想到王小山自己坚持不读了,非要回庄子里帮忙,说要尽早回报忠福公的恩情,连王有福的劝说都没用,而他母亲也一力支持,最后只能由得他辍学。

回到庄子上,王小山就跟着那群退伍老兵混着,大家也都喜欢他,就直接把军中的功法你教一点,我传一点的传授给了他。

说起来这事儿其实有点犯禁,虽然大明全民习武,但普通老百姓学的却是学校教授,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功法。

而军中功法跟学校里学的可不一样,那是要上战场杀敌的,教的招式极有杀伤力。

不过一来大家都是军中背景,二来王小山性格淳厚温和,不是以武犯禁好勇斗猛的性子,加之外院又比较偏僻,倒也没人在意。

军中普及的功法只是中品,内功方面乏善可陈,但招式简单直接,杀伤人惊人,而且对外功也特别看重,颇有独到之处。

让人没想到的是,王小山除了天生神力,外功上的天赋比起内功更为惊人,这一下简直如鱼得水,虽然现在只是内气圆满修为,离晋级先天还有一段距离,但外功上的造诣,连尹名都啧啧称奇。

唯一算不上缺点的副作用,大概就是体型的变化,导致王小山从当年的豆芽菜变成现在的黑铁塔,看上去极有威慑力,而周习文知道王小山的事后,也很感慨,就主动给他取了个千钧的字。

“应该还还差得远呢。”王小山想了想:“那日无事,被叔伯们起哄,试着举了一下庄子上那辆货车,满载的话应该是八吨,倒是能举起来几息,但基本就没多少余力了。”

“那已经远超常人了!”尹名表情惊讶:“就算我现在用上全力,单纯在力气上也不比你大多少,而且你还未入先天。”

虽然武道修行,随着内功的深厚,运气之下能发出的力道也越强,但王小山这种天赋异禀的人还是很罕见的。

当然,力气只是武道的一方面,虽有一力降十会之说,但只要不是碾压性的优势,技巧足以弥补力气上不算太大的差距。

至于后天和先天的差距,那更是天壤之别,尹名说自己力气比王小山大不了多少,但一百个王小山也打不过尹名。

“嘿嘿嘿!”对于尹名的惊讶,王小山也不知道说什么,只能摸头傻笑。

忠福公府这个别院占地约有两百多亩,却是当年皇室赏赐,这其中还有一段缘由。

根据《大明宪》规定,公爵府的面积应在一百到一百五十亩之间,不过,当年定都上京时,除了皇城是推倒全部重建,皇城之外的内城,大部分还是在原有的建筑上改扩建为主。

在一众衙门纷纷选定地址后,剩下可供周习文选择的地方也就不多了,所以在内城的忠福公府,满打满算不到四十亩,就规制方面,是远远低于标准的。为了弥补,皇室就另外补偿了城外的这块地,面积上也额外的多加了些。

但是,虽说地有两百多亩,实际上建筑面积大概也就十多亩的样子,主要是集中在入庄道路尽头不远处的那片建筑群。

其他土地,有被开垦成农田,种了些品种好的稻子;有被改成蔬果园,少量产出一些新鲜的蔬果供城内的主家食用;有一个小型的马场,养着十来匹马,周家人尤其是周国孝偶尔会带人来骑骑玩玩。

还挖了一个人工湖,在建筑群后面不远处,是从附近的水库引的活水,湖周围还建了些亭台水榭,这是周国孝举办宴会经常选择的地方。

下车之后,经过一座巨大的门坊,就算进入别院了。

道路变成了青石板,庄子里这片主建筑之间都是用的这种材料铺路,其他连到农田、蔬果园、马场等地的却是三米多宽的水泥路。

最先经过的是演武场,比城内忠福公府的那个大了好几倍,大致是个长方形,长宽都在百米以上。

演武场左右的房屋是佣人雇工的宿舍,还有库房、厨房。

穿过演武场,正对的就是大厅,只有一层,但层高大概有五米,面积也是极大,长宽都在二十米以上,就是摆设并不多,显得空旷。

正厅后是正堂,也就是主家的卧室,有五六个房间。

正堂两边十来米,是东西厢房。东厢房主要给客用,房间更多,足有二十多个。西厢房一部分也是客房,另外的被改造成娱乐所用,比如下棋抚琴、品茗闻香、挥毫泼墨等等,一应俱全。

不过整个周家,也就周国孝相比之下来得多一点,大部分时候这些房间都是闲置着。

一行人进入正厅,周国孝坐上主座,示意其他人也落座后,就开始解释布置任务起来。

“父亲决定将溯儿的冠礼换成在这儿举行,时间就在这个月的十一日。这次下来我主要是具体安排三件事。”

“小山。”

周国孝看向王小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