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悠悠慈母小安榻 7(2 / 2)

若说“烦恼”,乔小安有个“小烦恼”——三哥、四哥着实太疼爱他、太关注他了,一有闲暇便到跟前哄他玩。

譬如说,早膳时候,两个哥哥争着从自己碗里舀羊乳喂乔小安,倘若他连喝两次四哥勺里的羊乳,三哥必定要争着补上两勺:“五弟喝我的、喝我的,我勺里的更好喝。”仿佛是吃了甚么大亏。

又譬如,他的婴儿床上摆满了哥哥送的玩具,玲琅满目,他左手举着三哥送的七彩球,右手就必须举着四哥送的小木马,绝不能顾此失彼,否则不出三息——

“娘亲,五弟他不玩我送的小木马!”声音能隔着三重门传到前院。

乔小安已分不清楚是哥哥哄他玩,还是他哄哥哥们玩了,弟弟这碗水实在难端平……

……

晓光起,照屋梁,又是一日上学时。

与往日不同,今日四哥乔见川表现得格外乖巧,不但没有往日的小脾气,还主动帮兄长把书箱取来。

“在学堂里要听夫子的话,不得玩闹扰人,若是挨了尺子,夜里你父亲还要再打一遍。”白其真叮嘱道。

“娘亲,我晓得。”

……

山哥儿、川哥儿上了学堂,安哥儿刚喂了羊乳,还在屋里熟睡,吴妈趁这个时辰忙起灶头的活儿。

天气渐热,笋干蕨鲊胜过酒肉,趁着还能挖到春笋,吴妈今日打算做些腌菜——笋鲊。

她一边哼着时兴的小曲儿,一边忙活着。

白其真则忙起了针线,六七岁的孩子正是蹿个儿的时候,哥儿俩去岁的衣裳都短了,她要赶在天热前把春衫做出来。

剥笋、切条、蒸煮、腌制,等到吴妈放下锅铲时,已是日上三竿。

吴妈看了看高升的日头,自喃喃道:“这个时辰,安哥儿该醒来了。”

她进了后院,打算给安哥儿喂些羊乳,不成想却是慌慌忙忙跑出来,边喊道:“夫人夫人,是不是我忙糊涂,眼神迷瞪了……安哥儿怎不见影了?”

作者有话要说

[1]可能有部分小天使比较关注古代货币的购买力,所以在这里备注一下。本文市井生活主要参考北宋时期,写这一段的时候我翻了一下《中国历代物价问题考述》,又网上搜索,梳理了几条:1.北宋主要流通货币是铜钱,黄金白银很值钱,但并不用于平民百姓日常消费。银本位是从明代开始的,这是比较普遍的说法。2.一贯(缗/吊/千)=十陌=1000枚铜钱,但官民约定俗成,存在“短陌”,也就是一陌不满百钱,往往只有七八十枚;3.东京普通工人日薪大约1陌(七八十钱),1文的购买力约等于现在的1元(这个是热心网友推算的,我觉有道理,就记下了,大家参考就好);4.新年号钱比旧钱值钱;5.部分地区出现了交子(银票),但流通区域有限且不直接参与交易(好比咱要先把存折的钱取出来,再用钱买东西,而不是咔咔把存折甩人脸上)。

如果后文出现用银子、银票日常消费,大家知道是我在瞎写就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