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青苔漫裹深巷里 2(1 / 1)

正,什么都藏不住,一个又太滑头,藏住了也没用……说吧,是不是又打开后门,把橘子给领进院子里了?”这种事不是一回两回了。

那条橘色机敏的松狮犬她是见过的,奈何官人不准孩子领回家养。

白其真劝慰:“你们爹爹是担忧你俩忙于玩乐而荒诞了学业,你们想,若是课业做得好,兴许下回他就松口了……”

“娘亲,这回不是养橘子的事……是别的事……”乔见川一边说,一边给兄长使眼色,示意乔见山帮忙一起说。

乔见山有些难为情,但情况迫在眉睫,他顾不得那么多了,便直言道:“娘亲,我们想养个弟弟。”

饭桌旁正在布菜的吴妈会错了意,忍不住“噗呲”笑出声来,她以为两位少爷要夫人再生个弟弟。

白其真拧了一把吴妈,她耳根热得发烫,打岔子道:“弟弟这事以后再论。”又以极低的声音自个嘟囔,“又不是我一个人能定的。”

乔见川拽住娘亲的衣袖,抬头巴巴望着白其真,道:“娘亲,怕是不能等不到以后了……”说话声渐细。

白其真有些犯糊涂,不能等到以后?

兄长乔见山吱吱唔唔补充道:“我和小川已经捡了个弟弟回来……就在散学归家的道上,小小一个,怪可怜的……”

忽地,瓢羹落在桌上,发出哐当一声,一直在后面听热闹、一副热心肠的吴妈擦擦手,碎步上前,带着些土话口音道,“俺滴天咧,小祖宗呦,别个搁道上捡石头捡珠子,你哥弟俩能耐大,捡了个弟弟,莫是把别个家门口晒日头的娃娃错抱回来,闯大祸了呀。”

乔见川撅嘴驳道:“嬷嬷,下雨天谁家在外头晒娃娃?”

“倒也是……”

作者有话要说

注:本文科举制度参考宋制。宋制科举处于发展完善阶段,政策朝令夕改的现象很常见,与明制科举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层级不如明制多,没有“县试童生”、“府试秀才”这样的说法,也没有“秀才特权不拜官”,又比如录用人数上,一甲不是只有三个人,考了三甲想当知县都很难等等……大家可以理解为,科举是由北宋、南宋一步步发展后,才形成明制科举这样相对公平、完善的制度。《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参考的是明制科举。

具体细节会随着情节发展写出明一下。民俗同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