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着眼于当下(1 / 2)

陈平安觉得在大唐当个公务员还算不错,衣来张手、饭来张口,最起码比去大明当个公务员要安全多了。

老朱杀大臣,那是一点儿都不手软啊。

谁叫他是马上皇帝,大明的天下那都是他南征北战打下来的。

网络上盛传,有明一朝,得位最正。

大唐毕竟是夺了表兄弟的皇位,而李世民更是有着玄武门之变的污点。

李世民想要功比秦皇汉武,那就必须善待大臣,爱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

等到夜幕来临,陈平安才写完贞观元年到贞观十五年的史册,其实,也没多少字。

毕竟,他又不是正统史学家,对整个大唐的历史了解得非常透彻,把每一年的事情,犹如百度百科一样写出来,只能是记得多少写多少。

这刚吃完晚膳,就见到郭安急匆匆走过来。

“先生,陛下召见。”

陈平安擦了擦嘴,去二楼把手稿带着,跟随郭安来到了大殿。

为了防寒,他外面穿着窄袖对襟官袍,里面穿着薄款的羽绒服,看起来,倒是魁梧了一些。

走进大殿,抱拳躬身施礼,说道:“臣拜见陛下。”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么施礼,反正是学着影视剧里面,做个样子。

李世民抬眼,淡淡地问道:“吃了吗?”

陈平安回道:“刚刚吃过了。”

李世民点点头,让郭安赐座。

“朕已经吩咐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二人前往冀州平叛,不过,为了不打草惊蛇,则是先让斥候去冀州打探消息,然后联络罗艺的部下,最好能够快速抓住他,尽早平息冀州之乱。”

陈平安微微一想,就明白李世民的心思,他所说的历史上,罗艺谋反,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成功平叛,而如今,罗艺谋反的消息还没传到京师,李世民却先一步说罗艺谋反,这岂不是扣帽子?

至于罗艺会不会谋反?

李世民亲眼见到陈平安从青铜门中掉下来,也试探过,到最后认定了他的身份,那自然也会相信他。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李世民能够在十九岁就开始争霸天下,依靠的就是他本身的能力和性格。

陈平安道:“陛下圣明,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提前前往冀州,若没有什么大的变故,应该会比历史上更快一些平息此次风波。”

李世民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你今日所言治国理政之策,内容过于渊博,朕虽有所获,却因其中涉及到太多的国策,一时半会儿,怕是难以完全实现。”

“朕思索良久,觉得还是着眼于当下,如今之大唐,以及朕现在能做一些什么。”

“你可有什么想法,觉得朕现在可以做一些什么,能够快速壮大大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