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野鬼(2 / 2)

罗殊鼓足勇气起身上前将竹简拿于手中,翻开一卷竹简,一行草书映入眼帘:“后生晚辈,有无惊吓。久居深山,略施小技,以解苦闷,勿惊勿怪。”

看到这,罗殊只觉七窍生烟,恼怒至极。心中又是哭笑不得,自己好心叩拜,没想到这竹林野鬼竟用这般骇人的法术吓唬自己,登时有种想要毁棺焚尸的冲动。

他继续往下看去:“后生小子,既来到此处,便是有缘。吾这一生困于情字,至死未能堪破,本想寄情山水忘却凡俗,却难了尘缘,郁郁而终。

在此幽居百年,与竹为伴,却无人谈笑,寂寞难耐,只得出此下策,逗汝一乐。

某平生有二大本事甚为得意,一是摄神御鬼,二是词曲音律。汝既三跪九叩,行此大礼,便是吾之传人。

吾欲将一身本领皆传于汝,要领心得全在这竹简之上,你若有心可自行修习。

摄神御鬼之法是我道法之精要,刚才一幕,便是吾随手布置的幻境鬼阵。驱鬼御尸,噬魂夺魄自不在话下。

若你是正道仙门弟子,嘿嘿,不学也罢,不学也罢。

但吾这音律曲谱,当真是仙音妙极。小子若有此志向,可去竹屋,取吾紫萧,勤加练习,望汝好生珍惜...”

罗殊心中疑惑:“驱鬼御尸,噬魂夺魄,怎有如此害人邪法?”罗殊拿起竹简,只觉书中记载法术当真闻所未闻,大呼诡异。

摒弃阴阳相合至理不说,却还要修道之人废除道基,去阳存阴,仅练阴邪之气,甚至需要吞噬生灵精血,从而强化肉身,画符布阵,招魂炼尸,实乃匪夷所思令人胆寒,是仙道正统所不容。

罗殊看完心中多少有些不屑,暗自愤慨:“天地浩然有正气,这等歪门邪道,不学也罢。竹林野鬼清雅自比玉竹,却修习这等害人邪法终究是落了下乘。况且刚刚幽森鬼阵着实吓人,我若习此功法,还未等将敌人被恶鬼消灭,自己便先被这恶鬼吓死了,决计是修不得。”

想到此处,罗殊当即就想将这竹简就地焚烧销毁,但转念一想:“此乃竹林野鬼前辈的传承之物,自己虽不愿修炼却怎可随意毁他人心血,况且此地幽闭难寻,若不是这玉佩我定难发现。也罢,就让这竹简与前辈毗邻而伴,长眠于此吧。”

心下既定,便将这卷竹简放于棺前不复再看。罗殊又翻开另一竹简,上书“日升月落,万籁俱寂,竹海迷踪,仙音袅袅。”

此竹简所记乃为竹林野鬼生平的乐理精要,以及自创的乐谱。仔细研读,心中不由得升起苍茫孤寂之意,继续观之,不觉痴心沉醉,忘乎所以。

罗殊心中喜悦,他自小酷爱曲乐,小时便在山中自削竹笛学人吹奏。何曾想到无意中闯入这里,竟得此际遇。心中感念竹林野鬼传道授业之恩,罗殊再次伏地叩拜。之后折返回竹屋,躬身取下紫萧,别于腰间。

罗殊按照竹简记载找到此地禁制出口,提起真气纵身一跃,蓝光闪烁,罗殊便离开了这一方小天地。

此时天色已晚,夕阳西下。罗殊背上砍好的灵竹,返回仙鹤门。

仙鹤门内事房大堂,吴长老仰面躺在摇椅上手捧仙茗,左右两名童子侍候,惬意悠闲。

罗殊匆匆赶来,将背上灵竹置于地上,上前行礼道:“吴长老,弟子幸不辱命,已按要求,将这灵竹尽数取来,请吴长老查验。”

吴长老睁开双眸,看到这一地灵竹,碧玉盎然,灵气十足,心中一喜,脸上却不动神色道:“不错,你且退下将这灵竹送到丹堂便可休息了,明日继续砍些灵竹回来。”略微停顿微笑说道:“罗殊,你来我内事房也有些时日了,除却每日工作可有勤加修炼练气决?”

罗殊一愣,这是入门以来吴长老第一次关心自己修炼,不敢怠慢朗声说到:“回禀长老,罗殊一日未曾耽误修行,只是罗殊驽钝,方到近日才习得真元入体踏入练气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