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送金7(1 / 2)

小童并未知睡去这期间里,世事有何更迭。

却说那大宋朝廷,当初是宋太祖赵匡胤经大臣赵普劝说,黄袍加身做了皇帝,真心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做了皇帝,别人性命身家俱都握在了自己手里,无须看他人脸色了。忧的却是当了皇帝,总不能事事亲为,这兵权自是要下放了,就不会别人也来个皇袍加身?太祖只得与赵普商议,那赵普又献计,太祖便来个杯酒释兵权,缴了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又让文官当了地方最高长官,管理了军队,这大宋朝的重文轻武便定了势。

待得到了宋高宗赵构做了皇帝,宋金两朝交兵正盛,那金兀术先是搜山检海的捉拿赵构,又屡次挥兵南下,两家直是要分个你死我活的样子,高宗只得倚了兵将武力,武将逐渐得了势。

这一倚将,宋朝就出了中兴四将,却是岳飞、张俊、韩世忠、刘光世。特别是那岳飞,天生将才,几乎逢战必胜。

绍兴十年,那金兀术毁盟攻宋,岳飞亲率了大军北伐,一路向北打去,金军举国震动,直道岳家军无敌。那兀术被打的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岳飞要这么一路下去,只怕金朝危在旦夕。

那岳飞直是准备攻入了金朝都城,救回二帝,收拾了旧山河,来个朝天阙。他这边一路攻伐,意气风发地对了属下大喊: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传了岳飞的那首《满江红》,何等气势,让人热血沸腾: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一朝天阙,却惹恼了高宗皇帝。

那宋朝本是重文轻武之国,开朝虽是倚了兵权,那宋太祖对兵权忌惮了去,哪可放心让武将独掌了兵权。这岳飞却是威望极高,军中只听了他令。有才之人性格多矫,他性子又极是执拗,定了心要打到金都去,他也不想若打到金都迎了两帝回来,却把高宗放何处去?这期间不知听了谁的话又上表奏请册立太子,更惹了高宗不喜。立太子关你个武将鸟事?你这操的哪门子心思,不成下一任皇帝你也要干涉下,谁当皇帝你也要说了算?给了你兵权,却要这政权也管了?这是真的激了高宗心忌。这岳飞以前未掌得大权就有不少人说了坏话,本是高宗力排众议提了上来的,高宗直把他当作了嫡系。他却非但不揣摸了高宗心思,还一路高歌而去,一心想要恢复了大宋江山。

此时宋朝已定都临安,属于南方了,南方人本就不愿去收复北方,花钱费力,收复了又关南方何事?再迁都北方,南方又失了话语权,怎会愿意?

何况他本来这一心要直捣黄龙,怕的就不只是金朝,那大宋朝高宗又如何不怕。他又去管太子事,这高宗更是不喜,心中便有了恨意,要想拿了他兵权下来,却是未有事由。

恰在朝中,那本就南人代表的秦桧、张俊等人,拧成了一股,看岳飞这等气势,都怕他这般威望战功,定要掌了权来,再若迎回二帝,哪有他等的地位?这些人揣得高宗心思,对岳飞是百般谗言阻挠,一心劝高宗讲和。

那高宗母亲韦氏在金军南下时,随了二帝被掳去了金国。赵构确是个大孝子,他心中只想迎回母亲。只怕打下去若惹恼了金人,砍了母亲,便也一意要与金人讲和。现在宋朝军势正盛,那岳飞正吟了《满江红》准备朝天阙,这宋高宗趁势言和,金国正求之不得。这高宗却对那金国道,只要还了母亲韦氏,其他皆可谈。

这一其他皆可谈,金朝便先提出要了那岳飞的命!

却合了秦桧,张俊这干人的意,构陷岳飞意欲谋反。高宗赵构自是做作一番,演一出挥泪斩马谡。

这北伐便以岳飞等人被害了结了去。

高宗与金朝订了绍兴和议,宋向金称臣,向金纳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迎回了生母韦氏。

这绍兴和议,大宋却将北方领土割给了金朝,以淮河为界,以北归了金人,以南才为宋朝领土。

这回宋人变成了南人,汉人倒入了金朝,这才是后来蒙古人入主后宋人的灾难,宋人成了南人,最低等的民族,身份只比了牛马牲口一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