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赵修龄的后悔17(1 / 2)

赵修龄有些后悔,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的无心插柳,会撞上这等阎王见了都棘手的摊子。

花儒王家的王稚君,和恭盛周家的周安有婚约在身,在仙河城这个地界,几乎人人皆知,因此他们余酲赵家也不例外。

作为外迁入仙河城的家族,赵家虽然明面上与其他四家能够和睦相处,但是却始终抱有外乡人的心态,经历九百万年的岁月,这种心态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渐渐成为萦绕在赵家心头的一块心病。按照常理而言,本不该如此,但世间之事,不合常理的太多。

仙河城五大家族,并非只有赵家是外迁,周家和胡家亦是。此地本土家族在两千万年前,只有都越张氏和花儒王氏两家,只不过,在漫长岁月长河之中,这城内的四家或为利益,或为其他,多少会有相互间的联姻,以凝结成更为密切的利益集团。

赵家那一位先祖,也不知脑子被驴踢了,还是被大水漫灌,当时就定下一条不与本地家族通婚的组训,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赵家在仙河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阻碍,但好在赵家作为元将级别的家族,肯定有些底蕴,最终是在仙河城站稳脚跟。

可赵家在仙河城定居,就意味着其他四家的利益受损,这期间发生总总,不用细说,自然是腥风血雨,所以,后来赵家的其中一位家主,就大胆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那就是撤掉不能与仙河城本地家族联姻的这一条规定。

然而,仙河城其他四家又怎么可能平白无故,给赵家好脸色,这期间又是长久的磨合。

所谓时间能够治愈仇恨,也能够稀释感情,周王胡张四家出于利益的考虑,渐渐也就接受了赵家跻身仙河城五大世家,平起平坐的念想,可是虽然得到地位的认可,赵家却仍一直有心与其他四家进行联姻,只是多年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而到了赵修龄这一代,这种想法更加迫切,也更加现实,因为他有自己的勃勃野心,也有自己的打算和计划。原本赵修龄希望能够撮合赵真猷与王稚君,但可惜晚了一步,周安与王稚君的婚书已成,所以,只好作罢,再觅良机。

可短短十年之后,事情却又突然有了转机,周家的嫡子周安,灵根尽毁,从仙河城的天之骄子,落崖成平庸的世家子弟,笑柄倒谈不上,毕竟周安只是受害者,可顶着嫡子的名头,却无法入道修行,这就意味着家主之位的旁落,而家族内部,则必定会产生暗流和动荡。

如果周安与王家的婚约顺利履行,那么周安的修为再浅,有王家的帮扶,也能够稳定周家几百年,而这,并不是赵修龄想要看到的局面,所以他才主动请缨来做见证人,就存了从中作梗的心思。

只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赵修龄并不喜欢事情脱离掌控的感觉,因为这感觉令他烦躁,所以不知不觉,脸上就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狰狞。

“看来这个赵修龄,不是什么好人。”

苏墨走到赵修龄的跟前,弯下腰与赵修炼脸对脸,仔细端详他的脸色,说道,“这人更年期到了吗,气色这么差,难道是个气管炎?”

短暂的沉默后,引来的是几道粗重的喘息,到了他们这个修为,除非灵力损耗严重,否则很难会有这样窘迫的状态,显然周安关于魔胎的表述,对其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你说……”城主郭守愚斟酌着用词,试探问道,“尸解仙,魔胎?”

周安恭敬道,“正是魔胎。”

“哎,我就说跟土包子说话太费劲,”苏墨在郭守愚脑袋上比划着拳头,无奈地对周安吩咐道,“没办法,没办法,跟他们解释一下吧。”

“尸解仙,尸解仙……”郭守愚默念这三个字,眼眸一亮,问道,“尸解仙,莫不是天元上古传闻记载当中,仙人的三种类型之一?”

“城主大人的见识果然广博,正是如此,根据仙人修行的手段进行类别区分,可以将仙人分为三种,分别为灵人仙,尸解仙,以及上道仙。”

周安对郭守愚点头,侃侃而谈道,“这其中,尸解仙的手段最为多样,比如投胎,夺舍,借尸,转世等等,他们所追求的大道,是另一种形式的长生。而这,也是人间世的各大家族,非常看重琼林会的原因,可能一些家族,说不明白这里面具体因由,但却知道琼林会可以准确辨别出那些尸解仙的鬼魅伎俩,防止他们进行偷梁换柱。只要通过了琼林会,就意味着安全二字。”

“郭城主,说到这个,我倒是记得年幼时听长辈们说过,当年的青梅宫,就出过这么一号人物,他成功骗过幽都界的眼线,在人间完成了重生,这个人,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叫作陈修远,”周城官沉吟少许,回忆说道,“那是重生第一次被摆上台面,非常的真实,而不仅仅是传说,那时起,人们不再忌讳谈论此事,并且一些人开始寻找陈修远的下落,只是后来久寻无果,渐渐也就消停下来。”

“对,陈修远这个名字,我也有一点印象,当初父亲为了让我修炼,就给我说过一些不着边际的故事,其中就有此人的传闻,”赵修龄接过话茬,沉声道,“据说,此人曾经手刃过一名山太守,打破了太守阁山太守的不败神话,也不知是真是假,但是既然传出来,定是有一些蛛丝马迹,值得玩味。”

“太守阁也太逊了吧,还能还有这种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