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定计巩庄43(1 / 2)

这天清晨,宜兴通往建康城的路上走来三个人,领头的是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牛鼻子老道,他的身后是两个扎着两个牛角发髻的道童,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师徒。这三人不是别人,正是化了妆的张宪和小岳云、铁蛋,他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铁蛋大伯家——巩家庄。

张宪打仗是一把好手,演戏也很有天赋,他那身道士打扮还真像回事,透出几分仙风道骨。小岳云一口的梆子味,张宪让他扮作哑巴道童,公共场所不准说一个字。铁蛋是当地人,尽量由他出面跟人交谈。

这回张宪的任务是去建康城侦察,兼为建立牛头山秘密基地打前站。除了小岳云和铁蛋,张宪还带来了一支一百人的精锐小分队。

小分队队员乔装打扮成不同角色,先于张宪悄悄离开张渚。小分队成员都是经过张宪亲自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强将,除了身体强壮之外,个个都有一套独特绝技。

小分队的任务有二,其一是分别进入溧阳、溧水、江宁、句容、金坛、武进、常州等城侦察,重点是摸清楚溧阳和江宁二城金兵的布防情况。

其二是待侦察任务完成之后,到巩家庄与张宪汇合,再悄悄潜入牛头山,秘密构建能够容纳三千至五千人马的坚固营寨,等待大部队到来。

小分队负责人柳青与张宪年龄相仿,是张宪最得力的心腹干将之一。曾经当过张宪的亲兵卫队长,是张宪从张所那儿带过来的“老人”,两人彼此配合默契,多次出色完成任务,小分队交由他来带,张宪一百个放心,柳青与张宪约好的汇合地点就是巩家庄铁蛋大伯家。

当初宋军放弃建康的时候,害怕金兵祸害的百姓纷纷逃离建康城。留在建康城里除了为数不多舍不得家产的守财奴之外,再就是个别得了重病走不动的人,其余能跑的或跟随官军南撤,或跑到金兵没有到达的地方投亲靠友,或跑回乡下老家避难,金兵占领的建康城几乎就是一座空城。

到底是故土难舍,近些日子有些人还是冒险回家。不过,回来的人基本没有青壮年,多是一些老弱妇孺。

金人为了笼络人心,并没有刻意为难逃难回家的居民。为了防范宋军奸细混进城,守城金兵对进出城人员盘查甚严,不仅要检查行李,还要搜身,特别是对进城的青壮年男子,盘查的格外严格。

凡是回话不利索,或是被认为可疑的人,金兵一律将其带走,待找到保人之后才肯放人,至今牢房里还关押着数十名可疑人。而对那些拒不回答,或是不服、稍有反抗的人,则当场杀死。

铁蛋的邻居是一家富裕的大户人家,此人姓汪名木木,在城里城开了三家米店。

别看这家伙名叫木木,其实一点都不“木”,精明的很。此人处事圆滑,八面玲珑,很会做生意。民以食为天,上至王公富贾,下至平民百姓,乃至叫化花子都离不开吃饭,汪木木家三代人都是做粮食生意的,深知官商勾结的奥妙,不惜大把撒钱收买官员。有了赵公元帅开路,有了相关官员的庇佑,汪家从此垄断了官府和当地驻军的粮草供给。

不仅如此,自从有了官府作靠山,汪家便大着胆子欺行霸市,明里暗里打击同行,因而他的粮食生意越做越大,大半个建康城居民都在他那儿买粮。这家伙不惜昧着良心赚黑心钱,大斗进小斗出,赚的盆满钵满。

宋军溃逃时,溃兵曾经洗劫过他的店铺,给他造成一定的损失,不过损失不算太大。精明的汪木木早就从官方那儿得到金军可能渡江的消息,提前停止从城外进粮。因此,三家店铺的存粮都不及平时的三分之一,就是这样,汪木木还是心痛的哭了好几天。

金兵占领建康,汪木木没有逃走,而是选择留在建康城,低价为金兵提供粮草,换得金兵允许他继续营业的承若,真个是有奶便是娘的汉奸货色。

俗话说狡兔三窟,汪木木的粮食大部分存放城外偏僻的乡下仓库,城里粮食被抢,乡下仓库里的存粮却没有受到一丁点儿损失。

汪木木不惜投靠金人当汉奸,大发国难财,趁着城里其他粮商出城逃难之机抬高粮价,榨取留城百姓血汗,不仅捞回了被宋军溃兵抢劫遭受的损失,而且还大大地赚了一把。对这样一个厚颜无耻、资助金人的大汉奸,老百姓恨得直咬牙。

自从金兵占了建康,张宪就没有进过建康城,铁蛋自从逃难以后也没有回过家,众人对建康城里的情况一无所知。不打无把握之仗,张宪决定先去巩家庄找铁蛋大伯,看看庄里有谁知道建康城里的情况。

铁蛋大伯不到四十岁,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虽然雇了一些长工,他自己也没闲着,农忙时候与长工们一道下地干活,农闲的日子带着长工四处收购粮食,送到东京汴梁贩卖。有时候也卖些粮食给汪木木,和汪木木相当熟悉,前几天还进城给汪木木送过粮食,走的是建康东门。

张宪这回算是问对人了,铁蛋大伯来个竹筒倒豆子,将建康城东门金兵守卫的情况做了详细介绍。

张宪听后问道:“大哥,金兵查得紧不紧?”

铁蛋大伯应道:“金兵查的挺严的,所有进出城的老百姓都要搜身检查。听说我们是给汪木木送粮食,金兵没有对我们搜身。出城的时候,汪木木给了我们一张字条,金兵看了一眼那张字条,我们就轻轻松松出城了。”

张宪嘲笑道:“这么说汪木木跟金人的关系确实不错,看来他写的那张字条蛮管用的。大哥,汪木木写的那张字条还在吗?”

“早被我撕了。”铁蛋大伯气愤地说道,“看见那张字条,我就想起大汉奸汪木木那张狗脸,恶心的直想吐,留它干嘛呀?”

张宪颇为遗憾地说道:“大哥,那张字条撕了实在可惜,假如那张纸条还在,会有大用场的。”

说到汪木木,铁蛋大伯就来气,义愤填膺地说道:“张将军,我们老百姓希望岳家军能够尽早杀了他,为民除害,为被他伤害的百姓报仇。”

“大哥,我答应你的要求,我想,它也是全建康百姓的要求。汪木木这个汉奸迟早是要除掉的,但不是现在。为了不打草惊蛇,眼下我们暂时不能去动他,就让他再苟活一些日子吧。等到收复建康那一天,我们岳家军一定为乡亲们出这口恶气,宰了这个狗汉奸。”张宪叹息道,“现在没有了汪木木的纸条,我们要想进建康城会增加不少困难。”

张宪又一次提起汪木木写的那张纸条,铁蛋大伯像做了错事的孩子,感到无比的内疚,他那时撕纸条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想到汪木木写的那张歪歪扭扭的破纸条居然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假若他有先见之明的话,一定会像保护自己眼珠子那样好好保存它。

铁蛋大伯沉默许久,忽然记起来什么,说道:“张将军,把守东门的金狗中有好几个是咱们中原人。”

张宪好奇地问道:“大哥,你怎么知道他们是中原人?”

“那几个金兵说的是中原话。”铁蛋大伯解释道,“我以前不是经常去东京汴梁贩卖粮食么?我听得懂东京人说的话。我不仅会听,而且还会讲几句呢。这位岳小哥不是汤阴人么?让我跟他聊几句,你就知道我的中原话说的如何了。”

“大哥,我相信。”张宪说道,“你提供的情报很重要,对我们进出建康城,甚至将来攻打建康城都大有帮助。”

铁蛋大伯吃惊地问道:“你们要攻打建康城?”

张宪没有回避,应道:“是的,建康城是咱们大宋的,我们一定要把金人赶出去,收复建康!我们这次来,就是要去建康城侦察金兵的布防情况,为收复建康做准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