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岳母刺字16(1 / 2)

靖康元年八月,金人以宋朝没有履行割让三镇作为借口,再次起兵十万,号称三十万,照旧兵分两路攻宋。带领西路军的还是粘罕,目标跟上次一样,依然是太原。就是这次战斗,岳飞捡了一条命回到老家汤阴,但是丢掉了军籍。

指挥东路军的照旧是完颜宗望,他的目标也没有改变,依然是剑指东京汴梁。

宋军接连打了败仗,元气大伤,士气低落,刚刚当了几个月倒霉皇帝的宋钦宗赵恒又一次遭遇金军大兵压境。坐在金銮殿龙椅上的宋钦宗接到探报,吓得手足无措,急忙跑进后宫向老子太上皇宋微宗求教。

太上皇宋微宗本就懦弱,又没有领兵打过仗,过去依靠太监监军老打败仗,因而迫不及待的将皇位交给儿子。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宋微宗一样不知所措,实在想不出破解金军的良策。好在这回宋微宗没有像上回那样撒丫子跑路,而是跟儿孙们一起老老实实地呆在皇宫,这也就造成了后来父子二帝同时当金军俘虏的悲剧。整个皇族只有康王赵构外放河北,不在东京汴梁,躲过这场大劫。

宋朝军队分为四种,分别是禁军、厢军、乡兵和藩兵。禁军是直属朝廷指挥的中央军,是宋朝军队的主力部队。厢军是各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则是按机关抽调的壮丁,藩兵是防守边境的非汉民族军队。宋朝执行的是一种以禁军为主体构成的中央军和地方军,正规军和非正规军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此时东京汴梁城里有数万精锐禁军,人数不算少。有这么庞大的精锐正规军驻守,按理来说京师的安全不会成问题。不过宋微宗、宋钦宗父子却深知,这些禁军虽然说是精锐部队,但是常年养尊处优,京城的太平风早就将他们的骨头吹酥了,一个个养的肥头大耳,挺着孕妇一般的啤酒肚,别说打仗,许多人甚至连跟金军的面都没有照见过。这些禁军虽然身着银光闪闪的盔甲,手里拿着寒气袭人的刀枪,可惜只是银样鑞枪头,只能吓唬吓唬老百姓,不能对敌作战。就是这班酒囊饭袋,上回金军围城,李纲才会觉的兵不够用,打得十分吃力。

直到这时候,宋微宗才知道老祖宗定下的“重文抑武”政策害了大宋,害了他父子俩。害得他手中没有能征善战的将军,害得他手里没有一支能打胜仗的精锐军队。

怎么办?眼见的金军又来围城,当真是病急乱投医,情急之中,宋微宗、钦宗父子一面派人向各州县送出檄文,号召各地将领勤王,速速领兵来东京救驾。一面派人向金国求和,只要金人能答应退兵,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要银子给银子,要绢帛给绢帛,要哪个王子去当人质,就让那个王子去当人质,一切都听金人的。

宋微宗知道自己众多儿子只有九王子赵构不仅习武,而且喜好读兵书,其他王子从来不喜欢玩刀枪,他们领不了兵,更上不了战场,打不得仗。

姜还是老的辣,为了保险起见,宋微宗让儿子钦宗暗中派人给他的九弟康王赵构送去蜡丸,任命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火速征召各路兵马来京勤王。

诏书同时要求赵构给武翼大夫刘浩下达命令,让刘浩在相州一面负责招募义士,一面收编各地流散溃兵,整编成军。溃兵有一定的军事技术,有的还上过战场,只要指挥官组织指挥得当,很快就能形成战斗力。

然而钦宗不听良言,偏听偏信投降派妖言,不肯重用主战派,而手握大军的赵构心怀鬼胎,也没有派兵赶回开封勤王,最终导致东京汴梁被金军攻破,钦宗赵恒只得向金军投降。就在东京失守不久,孤城太原沦陷,岳飞、王贵、汤怀和张用领着一批宋军拼死突出金军重重包围圈。

突出重围的宋兵各自寻找出路,逃出生天的岳飞四人心身俱疲。尤其是岳飞,一路闷闷不乐,犹如无头苍蝇一般,不知道今后何去何从。

“五哥,我军新败,咱们的老部队又被打没了。依我看,咱们不如先回老家,看看形势如何变化,再做打算。”王贵和汤怀的主意不能说没有道理。假如自己的部队还在,肯定得归队,不归队就是逃兵。可是,当下部队被打没了,就像无家可归的孩子,下一步该怎么走,只能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啦。

“五哥,你怎么想?也跟王贵和汤怀一道回家吗?”不等岳飞回应,张用自顾自地说道,“不管你们怎么想,反正我是不回去。现在天下大乱,金军迟早会杀到咱老家。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肯定活不了,我还是想当兵。如今到处都是溃散的部队,咱到哪儿都是当兵吃粮,不愁找不到像样的部队。乱世年头有枪就是草头王,实在找不着理想部队,咱们干脆拉起一支自己的队伍,独自抗金。”

岳飞的想法跟张用相似,只不过岳飞惦记着刘氏母子的安危,惦记着家中老母亲和家人,决定暂时先回家乡汤阴。

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张用决定去找部队,岳飞、汤怀、王贵三人决定回汤阴,四人在一个岔路口就此别过,各奔前程。

金军在宋境执行的是与燕云地区不一样的政策,自太原突围出来,岳飞一路上目睹百姓惨遭入侵金人杀戮抢劫的惨状。金人所过之处,村村戴孝,户户逃荒,随处可见没有人收拾的宋军士兵和百姓尸体,被金兵焚烧的房屋还在冒烟,大批百姓流离失所。岳飞十分痛心疾首,三人极为愤慨,不知骂了金人无数遍。他们想再次投军,发誓一定要驱逐金狗,为死难的战友和百姓报仇,收复被金人占领的土地。

岳飞三人从太原突围的时候身无分文,金人占领区的百姓都跑光了,一路上,只能厚着脸皮找寺庙讨些斋饭充饥,实在找不着寺庙,只得饿着肚子赶路。待到进到汤阴地界,岳飞三人惊奇地发现,他们的家乡虽然没有来过金兵,沿途却有一波接一波携儿带女,背着简单衣被逃难的难民。

岳飞一路风餐渴饮,历尽艰辛,总算平安回到家,看着年迈娘亲满头的白发,还有刚从平定军逃回来的妻子刘氏和年幼的三个孩儿,岳飞发愁了。

汤阴在黄河北岸,金人欲渡河攻打汴梁,汤阴迟早会落入金人之手,全家都住在这儿肯定不安全。岳飞宁可去死,也不愿留下当亡国奴,不愿做金人的顺民。姐姐已经出嫁,弟弟岳翻只有十八岁,假如自己再去投军,弟弟能保证得了一家老少的安危么?

是去投军,还是留下来保护全家老少呢?岳飞陷入两难,愁的夜不能寐,茶饭不思。

知子莫如母,看着整天心事重重,坐立不安的儿子,深明大义的岳母姚氏知道儿子的心思,将岳飞叫到身旁,问道:“飞儿,自从太原回来,你总是魂不守舍。告诉娘,到底有什么心事?”

岳飞急忙应道:“娘,金兵又来进犯,听说他们还在围攻京城汴梁,兵荒马乱的如何是好啊?儿子担心呐!”

岳母姚氏说道:“是啊,听说凡是金人过境的地方,百姓都跑光了,有钱人逃往南方避祸。”

一旁的岳翻说道:“哥,咱大宋的兵怎么这般没用?”

岳飞叹着气,说道:“唉,一言难尽呀!自太祖以来,咱们大宋一直重文轻武,尤其是这些年武备越来越松弛。当官的吃空饷,许多部队平时兵员不足,打起仗来抓瞎。就像我曾经待过的两个部队,士兵多是临时招募来的。虽然有些人曾经习过武,但是,多数人并没有武术功底,尤其是没有作战经验。平时没有经过训练,不懂阵法,上了战场手脚都不知道怎么配合,更别说怎么杀敌了。有的人没有上战场的时候牛皮哄哄,吹嘘自己如何如何本事,如何如何能打,等到真见着敌人的时候,不是吓的掉头往回跑,就是吓的迈不动腿,举不动刀枪。”

岳飞说道:“哥,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得吓的尿裤子啊?”

岳飞点点头,应道:“是这个意思。确实有人头一回上战场的时候被吓得尿裤子,而且人数还不少呢。”

岳翻调皮的问道:“哥,你头一回打仗的时候,是不是也被吓得尿裤子?”

“翻儿,你哥可不会那么没出息。”岳母姚氏了解自己的大儿子岳飞,不仅脑子灵活,而且自幼胆识过人,不管遇到再大的危险,都不会胆怯。

岳翻说道:“娘,我哥不会吓的尿裤子,我也不会害怕。”

“好,你们哥俩都是娘的好儿子。”岳母姚氏看着愁眉苦脸的岳飞,问道,“飞儿,你是不是还想回军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