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进入视线49(1 / 2)

城郊。

省级公路通往城区的必经之路。

三轮挎子被关昊停进了一条胡同的深处,关昊挤在路边下棋人群里,过来还很自来熟的掏出香烟散了一圈,混了一个里面的位置,路边三块红砖垫起来,直接坐在上面。看似是在看下棋,实则视线一直透过对面站着观棋者身体之间的缝隙,盯着进城的路。

马大志则和路边一个卖菜的农户老大爷,也聊了起来,他在这方面的亲和力是无敌的,尤其是呲着大黄牙,很没有形象的蹲坐在石头上,一根翡翠香烟,绝对亲民级别,跟老大爷聊着聊着也不介意对方递过来的烟叶子卷烟,西红柿甜,黄瓜脆,他买了一些。

他不懂什么叫做反侦察,但只要贼眼别带有目的的盯着人看,即便是具有反侦察能力的人跟他对视,也很难把这样一个能够完全融入到适配环境的人跟别的联系起来。

关昊选择了一个最佳角度,但他这里容易漏人,跟马大志也描述了对方的特征,蓝布裤子,灰色上衣,黄胶鞋,二六永久大杠自行车,前面车筐里放着在顺古镇购买的蔬菜,用的是一个灰色的布兜袋子装着。

本来他就是在搞一个范围确定,没敢直接在后面跟着对方,他也是因为前几天跟着孙晓芳而给予对手实力的判定,在钢厂骑着三轮挎子,从厂区穿过,在钢厂正门到了这城乡结合部,无论是距离还是机动车的速度,都远超对方。

两人一点不着急,准备好了两个小时在这守着,如果没有看到对方出现,有很大可能对方是居住在顺古镇到城乡结合部的区域,也有小概率是没有看到和对方有了别的举动没有在这里经过。

假定,孙晓芳那边没感觉了,他换人了跟着的是苏菲,目前都是两人判断,没有任何证据,对方又很有可能具备反侦察能力,关昊只能是将谨慎放在第一位,在整个‘跟踪’过程中,宁可丢了,也决不能‘响’了。

别的判断是因为孙晓芳而来,刚刚碰面之后的简单观察,是来自于关昊自己的判断,如果不是自己眼花了,那对方肯定是侦察反侦察的高手。

自己可能眼花吗?

旁人有可能会这么觉得,他怎么会自己质疑自己。

很兴奋,不断的调整状态,好在他是半弓着身,别人也注意不到他,看似在看下棋,实则一直视线向上顶着,看着那条进城的路。

车少,人也不多,这或许是时代给予二人的机会,想想以后到处都是监控,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独有的优势和劣势。

其实关昊心里更期盼对方不出现,那尽管是几十公里,但也要比他进城后的排查,要容易得多。

面对高手,你连在后面跟着都不一定敢,整体而言人越少的范围,越容易在外围进行排查。

四十多分钟之后,关昊眼神一凛,下意识的头更低了一些,眼睛向上翻着有些累的通过观看下棋之人的缝隙,看着那骑着自行车的怀疑目标出现。

马大志猥琐归猥琐,懒散归懒散,真到了正事上,那是一点不含糊,一眼看过,没确定呢,马上收回视线,微微侧身,然后等待着对方骑车从自己后方过去,这样除非对方瞬间回头,不然他有一个比较好的观察角度,能盯着对方后背看。

他知道,如果这个人是,那对面关昊的角度,足以确认,所以自己不需要百分百确认非得去看人家正脸。

两个还没有一丁点实据,甚至大多数都是猜测的人,以最为谨慎的态度,最为严谨的行为逻辑,作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当那个人骑着自行车过了城乡结合部的转盘道路时,关昊虽说离得有些远了看不清,但能看得到对方的头,是有些许的转动,不突兀,但在车子拐弯的时候,能观察到自己的后方。

可能一切都是臆想,人家都只是正常举动,完全是因为他们判断的因素所以先入为主,明明没有任何问题的举动给衍生出一大堆的多余判断。

此刻的关昊和马大志,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摸到了这么一个能够在行为逻辑上很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的目标,多谨慎都正常,多很多想法也没错,暂时也没打算有什么行动,没有浪费官方的人力物力资源,跟错了,无非是浪费一点他们个人的闲暇时间。

两人都没有乱动,直到对方的身影消失在视线里,又过了几分钟,两人几乎是同时神经紧绷,玛德,之前是怀疑,现在怀疑翻倍了。

那家伙,在路对面,又骑回来了,且在转盘转了一圈,才又顺着刚才的方向骑车离开。

足足十几分钟过后,关昊站起身,把位置让给旁边的人,走进路旁的小卖部,买了一瓶可乐,难得这家有冰箱,可乐有凉的,那股气浪冲进咽喉,瞬间带来的刺激,跟他此刻的心境契合到一处。

喝着可乐,又买了一盒香烟,这样的客户即便是在小卖部多停留一会儿,老板也不会说什么,还会聊几句。

又过了一会儿,马大志进来,也是买烟,然后这家伙以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跟对方聊了起来,很快附近的情况就摸得差不多,大体的居住情况,九成九无用功也不耽误顺手为之,万一那家伙就住在这城郊边上呢?

骑着三轮挎子返回到钢厂的两个人,一路之上都在压抑着内心的兴奋,还顶着风聊,都有一种这次可能要走大运的感觉,万一真是,那对于三个人而言,或许都是一种生活工作的大变革。

关昊,马大志,段国伟。

可能关昊和马大志没有那么强的人脉去运作一旦走大运产生的收益,段国伟一定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