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名留青史140(1 / 2)

见没唬住小辈,邹启老脸一红,悻悻坐下,压低声音道:“老夫也是试探你一二。明远,你如此机敏,老夫放心矣。”

您老说什么是什么。苏明远笑而不语。

邹启又道:“陛下防百官如防贼,长久以往,恐为不妥。”

苏明远摇头:“身正不怕影子歪。而且,陛下要真要不管不顾,那才不妥。比方说军方。”

“你的意思是说?”邹启捻须轻问。

“正是您心中所想。”苏明远肯定点头道:“别看张振宗与几个大将控制着大军。其实,他们若有两心,瞬间便会被拿下。”

这话引起了邹启很大的兴趣:

“细说。”

“大唐军中与以往不同。一是军中人人读书明理,又有政委做思想工作。军中将军想动什么歪心思,士兵们也不会答应。”

“二是,军中自成一派,有纪律部门,军纪严明。”

“三是军中粮草军晌皆出自陛下与朝廷。且军中一应所需,有专门的后勤部负责。后勤部只对陛下负责。军中与文官无权过问。”

“多重保障下,保证了大军无人敢叛,无人会叛。”

说着,苏明远悄悄低声道:“另外就是军中有暗探,文官中也一样。此事在民主派中都是半公开的秘密。想必您老以前也怀疑属官中有陛下的探子。只是没有证据,故来试探?”

苏明远说得很开,给邹启倒茶时却没有一丝手抖。

邹启撩袖取茶入口,轻抿着,揣摩他的话。

他有点拎不清苏明远说的话是他自己想说,还是陛下想通过苏明远的口在警告他。

“陛下有警觉心,不闭塞耳目也是好事。”最后,邹启没有正面回复。

又将话题转回来道:“方才你说,陛下在造神。此为何意?”

苏明远愣了一下,微微一笑,凑近前去神神秘秘道:“正如小子方才所言,陛下想打造一个伟大的大唐文明,以达到肩比大汉,名留青史的目的。”

肩比大汉?

邹启心中一惊:虽然大汉之后又有三朝,但无一例外,比之大汉相差甚远。

但是大唐,真有可能肩比大汉,甚至超越大汉。

邹启有点激动:

“王朝名动天下,无非文治武功。如今大唐扫灭辽人北地,又欲一举整合四方。此一壮举,大唐之武功已能比肩大汉。而文治……”

邹启重重的呼出一口气:“便是大汉也有不如。”

他站起身来,来回走动,口中喃喃而语:

“陛下年富力强,大唐已是如日中天。加之所图甚大,欲要肩比大汉已是板上定钉。如今又借机在天下人面前让程勇扬名。”

邹启亢奋地下了定义:“陛下欲要造贤臣良将!”

苏明远默默点头。

“好一个不畏强权,程司法!程勇他……”邹启也不好说他配不上,毕竟相比他们,程勇的骨头已经是比较硬了。只是感觉好羡慕是怎么回事?

可惜,他是前乾旧官,年纪又大了。这种好事轮不到他了。

想到此,邹启冷静了一点,重新坐了下来。

一旁的苏明远心中暗暗偷笑。

“爷爷可是有什么想法?”

“老夫能有何想法?”邹启拿起茶壶给自己倒茶,一脸淡然。

苏明远又道:“眼下倒是有一桩大事,相国若是不怕得罪人,可执笔上书。”

“何事?”

“弹劾苏家、张家、王家、萧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