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四国之罪124(1 / 2)

大唐最终还是大赦了天下。但与大臣们想像的不一样。李易没直接放人,而是将他们流放到了新领地大洋州。

此刻的大流州领还只存在于纸面上。就连大唐人都没到过。

被大赦的罪犯们自然没办法立马出发。

他们被集中到虎门港,将在那里进行为期两年的培训。为将来出海做准备。

从文明之地到海外开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他们,李易还准备在二十年内,迁百万人口过去。

为此,鼓励生育,以及加强生育与妇幼医疗成了重中之重。

李易的气运不要钱似的拼命往这方面投入。

除了各种相应药方,各地的妇幼医院也拔地而起。

整个大唐现有人口五千到六千万。李易有信心在二十年内,将人口增加五到六倍。

人口过亿,才是大唐真正崛起之时。

与后世不同,大唐最不缺的就是生存空间。

李易会一步步将华夏之光洒向大地。

在现代时,他就与许多人不同,是个民族主义份子。只要自己的国家民族过得好,屠灭异族对他而言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什么和平,什么不要战争,简直是狗屁。

自有人类始,战斗几时离开过人类?

说这种话的人,就是给自己挖坑。

你不打人,人家想打你啊。

难道非得等别人的大刀砍到脖子上,才要后悔?

世界上的人有万千种,心思各不同,有激进派,有保守派。

李易是保守派。

对于激进派来说:他们认为绝不许敌人开第一枪。

李易觉得他们还是太保守了。

他觉得应该连敌人摸枪的机会都不要给,将一切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与此同时,统一之战开始了。

央都启用没多久,大唐的报纸就开始有意的报导关于大理、西夏、吐番、回鹘四国的消息。

在宣传中,李易将四国的统治者套上了罪恶的面纱。

把无数的恶劣事迹一股脑的往他们身上泼。

除此之外,他还用了大量笔墨,将大唐人与四国百姓的关系进行溶合。用种种证据,向大唐人民展现四国的百姓其实与他们一样,是同种同族。

如此一来,好嘛。自己的同胞竟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这能忍?断然不能!

在宋源的宣传部策划下。民间开始到处充斥着解放四国,拯救华夏同胞的声音。

要说是李易冤枉了四国的统治者,那倒也未必。

原来的大乾算是当今世界,少有的文明国度。就算是它,对百姓也是充满了压迫。

何况是更野蛮的地区。

许多地方,说不客气点,实际上都还是奴隶制。

权贵要杀死一个普通人,跟杀死只鸡没任何区别。

至于百姓过得好不好?那更不用说了。大乾的生产力都还是小农经济。其他地区,能不靠老天爷吃饭就不错了。

万事俱备,出师有名。

一天,李易亲临朝堂。

屁股刚坐下,苏明远就出列道:“臣有事启奏陛下。”

“说。”

“臣尝闻,大理、西夏、吐番、回鹘四国皆我华夏苗裔。然,四国伪帝不思为民,视我华夏子民为牛马猪狗。理应讨之!”

邹启出列:“陛下,臣亦有所闻。我华夏子民天生贵胄,却在四国伪帝压迫下,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便是连礼义大义亦不识。此四国伪帝之罪也。理应伐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