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不占据至少也要纳入版图84(1 / 2)

李易同样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利益罢了。北地这地方,汉人一向不喜欢来。灭了其他势力,地盘不就是他们的了。”

其实,我们自己何尝不是?李易想了想,还是把这没说出的话收入了心底。

张振宗不解的又问:“可公子不是让他们内迁了吗?他们做这个还有什么意义?”

李易摇头冷笑:“他们是内迁了,他们的部落没有。这些人估计还在想着,等哪天我们大唐衰弱了,他们再回来吧。”

“何不趁机灭了他们。”张振宗眼带凶光的说道。

“时机不成熟。这片土地等级森严,头人就像是兽群中的王。把王杀了,就跟下面的人就结下了死仇。”

“公子不是说下面的人都是头人的奴隶吗?”

“是啊。”李易叹息:“人的思想就是这么怪。你为他们好,搞不好他们还会恨你。”

他望着宽阔的草原,肯定的说道:“要吞下这片土地,要时间。但我坚信,经过大唐的治理,这些人不会再愿意给头人们当奴。”

张振宗点头,不管是南人还是北人。他们都是人。是人就会有思想。以前的大唐人还不是觉得被乡绅大族们奴役是正常的,要有尊卑。现在再有人跑大唐去说这种话看看。不大嘴巴子被抽才怪了。

……

以这场大战为分界点。整个原辽国分成了几个主要部分:一是投降李易的归化唐人。二是逃往西边的数万游牧部落,三是西边的几个早已独立的汗国。

自此,不可一世的一代霸主辽帝国,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众多的首领家族被李易安排到了南方各地,过上了纸醉金迷的富家翁生活。

至于他们最终是被富贵安逸的生活腐化,还是会有朝一日雄起,想回到祖地重现辉煌。李易不在乎。

因为,他已经开始挖断他们根基的计划。

难以计数的牧奴、农奴被解放,他们得到了牧场、牛马还有婆娘。

为了彻底占住这片土地,李易调来了大量的民夫,开始在新占领的地区搞开发,搞教育。

这个时代的北地,一到冬天,可不是人待的地方。现代是因为有了暖气。不然,他们哪来的底气,说南边的冬天冷。

滴水成冰,想想都觉得可怕。所以,李易必须在冬天来临前,修建好可供百万人过冬的城镇与供应链。

这里有几个关键点:一是蜂窝煤、二是羊毛、三个青料池,最后就是城镇聚点。

这几个点做好,整个北地就能活起来。有了羊毛、皮草等土特产,再加上李易利用气运找出来的一些矿区。这片苦寒之地,也就有了吸引汉人前来定居与开发的可能。

李易在给了北地人大量好处的同时,加入了大唐的特色教育。要求他们人人学汉字,说汉语。

相信开化后的牧民们,应该能清楚做大唐的人远比做头人们的奴隶要好。

北地的建设,调走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拖慢了新都的建设速度,李易本想从其他地方招人,却发现没人给他招了。

全国各地都成了工地,每个地方都在修路,建工坊。缺人,哪都缺人。

没办法之下,李易只好培养北地的工匠。

没想到他这一调查,竟然发现北地有着大量的汉人。

他们都是几百上千年来,被掳到北地的汉人及后代。特别是辽人强势的近百年来。更是有数之不尽的汉人被掳到北地。

这些人中各色工匠与有一技之长的人占了大多数。

更关键的是他们精通两地语言。这让李易省心不少。

忙活了几个月之后,南边派来的文官终于到位,各项工作也进入了正轨。李易这才闲了下来。

穿越以来,他这么用心工作的时间也就这几个月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