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改革大开发50(1 / 2)

从军真是条极好的出路,以前不愿意当兵是怕被朝廷坑。现在的大唐不一样。李易把他们当自己人,这些人就愿意给他卖命。

经过考察,大唐前来治理地方的官员们发现广南西路真不好开发。

地少林多,粮食够吃就不错了,种地肯定发不了家。

水果倒是极多,问题是路难行,还没运出去就烂完了。

山货倒是不少,可也受限于距离和商路不通。

所以说,广南西路地方上真没几个钱。

官员们通过电报,发信回去求援。

李易下令让他们立刻修路,山多就用炸药!

要想富,先修路,这道理都懂。

一声令下,广南西路无数工程兵开始大基建时代。同时,水路码头也在兴建。

大唐出钱修路,还包吃。这让本地人感觉很不好意思。他们竟然说不要工钱。

这让张振宗很惊讶。他没想到他们能淳朴到这份上。

刚开始,他还以为他们都是蛮横不讲理的人。

后来才发现,这地方的人,心里有他们的一杆秤。

你当他们兄弟,他们就把你自己人。你想坑他们,他们就能跟你玩命。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外面来的聪明人,总觉得他们横蛮不讲理的原因。

这些聪明人总是抱着算计别人的想法与他们相处。

世上没人是傻瓜,纯朴的人可能嘴巴不会说话,但是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

为了修路,水泥厂在各处开始大量建立。各种工坊也相继开办起来。

当地人终于有了来钱的路子。

一开始,他们没启动资金。李易大手一挥,给当地的“有识之士”批下了大笔贷款。如此,才算把当地的商业盘活。

贷款这种事情,对南方边远地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多少年了,终于见到朝廷往回给钱了。

几经考虑,李易决定将水果和糖扶持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李易特意将保鲜技术搞了出来。以便他们的水果能运往各地。其中的甘庶种植,更是成为重中之重。

李易与他们签定了高价保销协议,预付了三成订金对整个产业进行扶持。

这让当地人对种植甘庶充满了热情。

后世的甘庶卖不起价,现在可不一样,糖依旧是高价品,特别是大唐出产的白糖。

不同时空下,老表们最终还是摆脱不了战场上砍人,战场下砍甘蔗的命运。

至少这个时空,可以让他们砍得开心点。

最后一个可以扶持的重要支柱产业就是盐。

大唐占据了四个省,广南东、西两路,皆临海。

李易很容易就用“气运抽字法”得到了海盐提炼技术。

他在两个省分别设立了制盐机构。

相比井盐,海盐就跟捡钱差不多。

大唐的大建设时代,每天都要花出去海量的钱。许多官员生怕大唐资金链会断掉。

唯有李易从没有担心过。

研究中心每天都有新成果产出,他掌握的技术越来越多。

说句不好听的,随便一个点子转化为商业。挣到的钱就够大唐正常运转好几年了。

当然,为了保护技术,李易还是颁布了专利法。

因为他发现,许多劣商竟敢不经过他的同意,不加入商会就自己开工坊,用他的技术挣钱。

偷技术不止,你还不交税!

这断然不能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