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530(1 / 2)

  为了家里出官,白家的小姐少爷们全都被拘着读书,上至十七八岁的小青年下至六七岁的小朋友,全部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准备去私塾读书。

  小姐少爷都辛苦,当奴仆的只有更辛苦的,为了伺候好这些太太老爷小姐少爷们,大厨房那边每天早早备热水早饭预备各房的人来领,各房的仆人也要早起到大厨房外等水等饭,替主人提回热水热饭,让主人早起后能舒舒服服地去上学。

  茹娘背着布袋子,看到拎着饭菜热水的仆人群里一个熟脸,赶紧走过去,跟在了人后面。

  一路上人群默默无声,有人默默使劲小心翼翼想提好手里的东西,也有人垂头丧气昏昏欲睡地往前走,茹娘半眯着眼沉入这样的人群中,好比是一滴水落入池塘里,没起半点波澜。

  茹娘一边半眯着眼借着熟想努力挣扎回来半刻的盹,一边已经开始在脑海里慢慢回忆昨晚做的一道题。

  虽然还是五更的天,但是清晨冷风吹拂中,她的肚子已经熟练地唱起了空城计。

  茹娘于是不得不再分出一窍心,同时和困意.考题.饥饿三座大山做起斗争,脑子里咚咚锵锵打得不可开交。

  冷不防有人往她手里塞了个热乎东西,茹娘半是清醒半是迷瞪的脑子一下子醒过来,低头一看,是常来替三小姐拿早饭的丫鬟香香给自己塞了个热乎的包子。

  半黑不黑的天光里,香香的脸是笼罩在阴影里的,茹娘看不清香香的神情,只默默抓紧了这一个包子。

  从身份上来说,茹娘也是白家的奴仆,但是她和这座院子里其他大部分仆人从根本上有一点不同——她是借学仆。

  所谓借学仆者,实在是一种民间自发形成的半士半仆的身份。

  自文帝开科举选仕,大家豪族自不必说,人家的子弟个个家中有藏书百万,但是于贫家子弟而言,在乡学进行完基础的五年识字教育后,想要更进一步就没那么容易了。

  乡学之中成绩优异者自然有乡学老师推荐前往县妇好书院考取学生名额,接下来还有州妇好书院,妇好书院总院,只要能考进县妇好书院,就能参加科举,要是哪一年参加科举中了,从此平步青云,改头换面做大官也未可知。

  但是时移世易,如今的华朝已经不是当初的华朝,如今的妇好书院也不是当初的妇好书院了——华朝读书识字的人太多了,优异者更是不知凡几,也许一百多年前开国时一个天赋中等偏上的女子就能得到进入县妇好书院就读的资格,但是如今,非得是人才中的人才,聪明人中的聪明人,才能进入妇好书院读书。

  但是读书是贫家之宝,也是普通人家想翻身的最直接途径,哪怕没能考上县里的妇好书院,但凡心里有一二志向的人家,哪里又舍得让女儿早早转业干别的呢,万一女儿只是开窍晚,大器晚成,以后一参加科考就中了呢?这要是错过了,那这一家人不得后悔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