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466(2 / 2)

  牌匾一侧倒是端端正正的簪花小楷写着:淮南第一分院。

  这也算是淮南贸易城内的一桩疑案,从第一批商人学生学会了认字开始,这份疑惑就缠绕在这些人心中,无从解惑:既然是第一分院,那本院又在何处呢?

  但是他们在这城里打听来打听去,也只知道江北的确有一个妇好书院,院长就是南扬州刺史王若彩,但是人家的书院本体在哪里,贸易城里的普通百姓也不得而知。

  而若去问城里的小吏,大部分也只有一个回答:他们只知道,他们乡里的学堂先生也是妇好书院毕业的;还有他们的乡长,县令,太守,都是妇好书院毕业的;若是家里如果有女儿在乡学堂读书读得好,十五岁之后也可以去考妇好书院;而他们要想混个公职,当上无品有编的底层小吏,也需要通过妇好书院的考试。

  而这些商人在贸易城呆的时日一久,也很容易发现,贸易城里最底层的小吏里,男人和女人的数目是差不多的,而等到更高一点的官员,女子就开始占大多数了,而更高一点的贸易城官员,则全是女子,连贸易城的总负责人,听说也是女子。

  不过商人们想一想江北的老大王若彩就是女子,还是出身王家的女子,也就释然了。

  能走南闯北,商人们不仅要有一颗精于计算和胆大包天的心,更要眼光八方,耳听四面,不仅要知道货物的消息,更要了解各地政事和军事,因为前者只决定你能否赚钱赚多少钱,后者却决定你的身家性命。

  江北十万大军的威名响彻这片大地,走南闯北的商人们怎能不知,江北小霸王霍思城的名声,他们也有耳闻。

  看着江北一家子,从母亲到女儿都是狠人就能看出来了,这霍家,是阴盛阳衰,女子掌权。

  越是商人思路就越要活,他们在自己的家里或许是封建□□说一不二的大家长,但是到了外面,却要审时度势,一切观念都跟随形势走,大汉天子在的时候就要高呼天子万岁,威扬四海,胡人逐汉占领北方的时候,也要能叫胡人大爷。

  而现在王氏母女掌权又掌兵,名扬四方,他们当然也要见风使舵地顺从掌权者的喜好,高呼王刺史威风八面,霍少主少有大才。

  哪怕这母女俩没有优点也要找出一万个优点夸,何况人家是真厉害啊。

  王若彩就不用说了,一介已婚妇女,却能在流民南下时镇住江北,还组建起了十万大军,一统江北。

  霍思城就更是前途无量了。

  她在南慜帝三年谢恺的流兵作乱江右的时候率军接管建康,冷静治理,获得吴地一片赞誉的消息商人们哪能不知道。<hr>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系统 种田文 基建文&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