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1 / 2)

  所以他知道了妇好书院里在用删减过的字教学生的事。

  他听那些女学生叫它“简体字”,这个说法很形象,也很要命。

  但是想到女儿的“有大德”“帝命”的批命,霍宴就觉得,这是天意,哪怕看起来再荒谬,他都应该顺应天意,甚至他认为自己好歹也是黄老一道的人,他是应该主动顺应天意的。

  所以霍升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竹纸。

  因为除了女儿的命令,还有他这个家主在背后暗示,甚至他没事干,自己也会到工坊里尝试用竹子做纸。

  他自己隐隐觉得,女儿的大功德,说不定另一部分就在这竹纸上了。

  昔者仓颉造字,神鬼恸哭。

  盖因人族有字,便有了传承,有了文化,有了文明。

  蔡侯改进造纸术,让天下无数文人称赞,是因为蔡侯纸让文明传递变得更加简便,人们不用再为了看完一本书,而需要翻遍几车竹简。

  可即使有了蔡侯纸,后人也改进了不少纸,但是因为尺牍质脆,又小,不方便保存,很多地方也还是更习惯用竹简.锦帛等写字记录,而非用纸。

  而女儿先是造出简体字,以便流民学习,又让霍升造出更加坚韧好用的竹纸,恐怕有了竹纸,天下人再也用不下尺牍了。

  简体字更易学,竹纸更易传,这二者加在一起,是让霍宴想想就心惊肉跳的可怕变革。

  他其实也是个不怕事的,毕竟要是真怕事,就该在当初听到阮温为女儿批帝命的时候杀人了。

  他怕事,怕的是他不感兴趣的事,但凡是他不感兴趣的事,他一律都怕,一律只想远离,甚至不惜制造出霍宴是个孬种的名声来,因为他根本不在意凡夫俗子对自己的看法。

  所以在看出竹纸背后可能代表的巨大意义后,一心想要顺应天意的霍宴就泡进了造纸坊。

  如今他出了造纸坊,结果一出来就听到女儿看不上自己最骄傲的东西,他怎么能不急?又怎么能不觉得底气不足?

  “那父亲说说,黄老修仙之术,是能让百姓吃饱饭呢,还是能止戈结束战乱呢?”

  在女儿不屑的目光中,霍宴竟然觉得自己口不能言,气短心虚起来。

  他在大太阳底下站了一会儿,觉得一定是太阳太大了,他牵着女儿走到凉棚下,喝了些茶水,擦擦汗,果然又觉得底气回来了。

  他也找到了回答的理由:“黄老之术不能直接让百姓吃饱饭,更不能直接止戈,但是修习黄老之术,一来可以相面学理,辨明天意,二来可以研制强身健体的秘方,譬如你父亲我研究的五石散,每每服用,便使人精神百倍,能为常人所不能为之事,甚至冬日里也不需要着棉服,这是不是黄老之术的功劳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