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这个皇帝保封建吗?150(1 / 2)

一包椰子糕。

这年头十分难得的新鲜食物。

但这椰子产品是李征最不喜爱吃的几样食物之一,淡而无味,营养也不见得广告商吹得那样。

从小真能喝到大?

皇帝特意留着,李征也不好说不喜欢,只略微吃过一点,接过曹化淳送来的淡茶,放下后沉吟再三,不知该从何说起。

皇帝笑道:“不喜欢?那就不多吃。”

随后道:“那个案子翻不了,赵全弹劾也不必在意。”

“不是,臣在想皇城重建与内城改造之事。”李征试探道,“陛下,若是有法子,只是要拖一些日子,可用同样的银子做两倍的工程,不知陛下能否等得了。”

“哦?”皇帝喜悦,仔细一算,从账本里取出两本递给李征,“你先看,预算基本都在这里。”

李征双手接过来,打开第一页便看到“白银总计三千二百五十万余两”的朱笔统计。

这么多钱?

李征暗暗一算,以大虞如今沿用开国宰辅、太祖太庙一文一武两位配享大臣之文臣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的经济政策,国朝每年农业手工业总产值怕也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

而且若是在十年内只通过农业赋税积攒这笔钱,李征会有察觉。

如今他没有这方面的怀疑,那看来应该是皇室百余年来一直积攒的。

这下他就稍微喜悦了。

总账后面是自太祖时代的内帑每年从皇庄等收入的总项目里,一年数笔积攒的记录。

李征这一次才知道,内帑经营的不但有皇庄土地,遍天下还有上百处土地,总计不明。

这些土地明处控制在一些权贵,如大大小小的“皇商”的手中,但这些人大部分也不知道那些土地是皇帝的。

这是土地农业收入项目,此外还有国内国外的商品贸易。

在国内皇室有隶属于“内帑左右司库”的商铺,从针头线脑到盐铁买卖,这些商铺每年给户部创造的商业税不少,交给内帑的收入也不低。

国外则有暗中有厂卫控制的大型商贾,如福建就有两个皇家的海商,与传统武装海商分庭抗礼,主要经营在南洋的瓷器、丝绸等贸易。

山东蓬莱也有两家专营倭国与高丽的皇商,皇帝能拿出三千多万两银子,这两个皇商贡献不小。

“这是皇家机密!”李征连忙不敢再翻看,将那账本放在一边。

再拿起第二本,里面记录的是圈进皇庄的山林所产。

如川黔地区的皇庄山林所产“金丝楠木成料”,崖州府(海南岛)的皇庄山林所产“黄花梨木”,以及在大理的皇庄通过贸易从中南半岛的交趾、暹罗等国贸易而来的“各类阴沉木、香料木”,这都是通过内帑贸易所得的。

这里面分类有“大料”、“小料”以及“冗余杂料”等十多个分类,已颇见统计学雏形,分门别类十分清楚明了。

“的确不是封建社会巧取豪夺之手段,国朝皇室虽然出身佃户,商业眼光确实不俗。”李征心下赞许。

再拿起第三本,李征不由一怔。

这是记录各类“石料”及“琉璃瓦”等材料筹备的账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