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好响的算盘94(1 / 2)

依照太祖高皇帝设计,亲王王妃一人,金册银宝;侧妃二人,银册,位同尚书;国夫人四名,镀银册,位同六部;郡夫人六名,诰命二品。

然后,李重华那个土鳖就宣称,亲王如夫人不加限制,但凡能够给宗室诞生下子嗣者,一律封三品诰命,等同开国伯夫人,封如夫人。

关键是这么下诏令,宗室子嗣依旧不畅。

没几个人愿意生,本朝不沿用大明宗室管理法,纵然是亲王也只能由嫡长子降等袭爵,其余儿子只给一顷地,再没有什么好处了。

除非是皇帝的儿子,那是皇太子之外其余诸皇子无论嫡庶都封亲王的。

故自太宗一代算起,到如今子嗣最多的居然是太上皇,四个儿子。

其他小宗也是一样的,如今子嗣最多的宗室竟然是有三个儿子的福王李净。

不过这老匹夫又生了个,如今是四个儿子,就凭这个,李净认为皇位应该是他这一脉,谁让他福王一脉别的哪怕不会,唯独“祖宗保佑,宗室最能生”呢。

此处不提。

尤氏在会芳园稍稍有些恍惚,她想起和王熙凤说的“武烈王妃”的事情。

那是前几天去理国公府的路上,王熙凤忽然没头没脑地就问尤氏“二圣既然托付咱们二府照顾武烈王,王妃会不会也给咱们考虑”。

尤氏当时还笑话王熙凤想得美。

那是肃王妃,不经过二圣认可,也需要太后皇后挑选,尤其肃藩没有大宗长辈的前提之下。

当晚尤氏独守空房,不免又想起王熙凤的话。

她算计来去,也只认为若元春年岁合适,或许可以争取一下武烈肃王侧妃。

正妃那只能是从清白的官宦人家小姐里挑选,这是宗室制度,王爵与皇太子都不能选择功勋贵族之女作为正妃。

且家里的心思尤氏也知道,元春那是家里想尽办法也要送进宫里的。

那就只有剩下三个丫头,可迎春是贾赦庶女,探春是贾政庶女,惜春是贾敬庶女,庶女怎么可能在亲王府当上侧妃?

纵然是勋贵家庭如荣国府宁国府,庶女要嫁入宗室只能配郡夫人及以下诰命,不册只封,无宝,连国夫人都上不去,唯一的好处就是开局就给诰命。

当然,特别受宠的也可以封国夫人。

如今在这会芳园,尤氏看出尤老娘的心思,不免心里也失笑不已,但没说她痴心妄想。

尤老娘的两个女儿,论出身也是官宦人家的庶女,若要争亲王府如夫人乃至郡夫人之位,最大的障碍反倒是尤老娘。

二嫁妇人,又是个拖油瓶,宗室一般不愿意理睬,就算长得国色天香,通常也只能买外宅安置。

坐了片刻,陪着吃了一些点心,尤氏没敢说要留着一点给李征。

平儿宽慰道:“大王不太喜欢吃甜的,那么好的水果糖,两个小丫头一天要吃好几个,大王偶尔只吃一点而已。”

尤氏吃过几次水果糖,却不是上次李征送给贾珍的。

平儿心思很深,自当了女官落入王府,她便对王熙凤公然存了十个心眼儿,知道王熙凤纵不至于在买卖中做手脚也必定会出经济问题。

所以平儿迅速与无依无靠羊入虎口的尤氏走近,住进会芳园后三天两天的也会去看她,过去便带点吃的玩的。

是以尤氏吃过平儿带去的水果糖。

她觉着很喜欢,有一种踏实的感觉。

如今平儿一说尤氏心里竟不觉又踏实了几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