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偷梁换柱,暗度陈仓(2 / 2)

“悄声,我们少爷请您进来。”齐文杰微微弯了弯身子,平淡地说了一句。

“你也有了些成算,不错。”李岸三深深地看了齐文杰一眼,惊觉这家伙与以往的木头样子简直判若两人,不禁惊奇赵寒旌是个奇人,比起为女儿出气,倒不如说是在整个赵府三代年轻人中选择了一个押宝的对象。他的“欣赏”能变现的价值并不多,可要是运用得当,所获得的东西会比其他人想象的多得多。

两人并不说话,一前一后步于幽静的院子里,此时正是睡得香的时候,是以那些本是或真或假地入眠地丫鬟小厮们,此刻皆睡成了死猪。

“下了药?”李岸三问道。

“不,没有,只是今天少爷体恤,给他们添了些桂圆干当零嘴,今夜又不曾安排值夜,想来是能安睡一宿。”齐文杰平淡地回答,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桂圆这东西本就利于睡眠,可一个管家的儿子,对于食性,一无所知?

李岸三想着,笑着摇了摇头:有心思是好的,没有城府却有野心才是噩梦。已准备好在赵寒旌身上押宝的李岸三表示非常满意。

书房里静悄悄的,没人点灯,却能听见书页翻动的声音。赵寒旌无聊地拨动纸张,等待着自己期待的那人——忽然,外头有人轻轻敲门:“少爷,您要见的那位到了。”

——为什么不说得明白些?自然是为了防着可能性微乎其微的“耳朵”的存在。李岸三身上遮盖得严严实实的,闻言自然也多了些许了然,随即拱了拱手,聊表敬意。

既然要做,便该做到底,掩盖身份这件事自然是越彻底便越能带来更多的好处,赵寒旌已决心把“含糊其辞”做到极致——如此,一些寒暄反倒变得不合时宜了。

赵寒旌摩挲着被阖上的书的表皮,低头一笑:“您知道我的目的,我也知道您的想法,索性不必多谈些无聊的琐事了。要说什么,您先请吧。”

李岸三有些意外,却也很快接了岔:“这很好。我也不多说,从我的私库到府库,我只问你想要什么。要知道,我之前送来的孝敬已经是一顶一的珍宝,太狮子大开口,咱们都下不来台。”

“珍宝?呵,确实是珍宝,可惜也是催命符……比起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死物,我想要的,应该比这还简单些。”

李岸三在笠帽底下的脸色一整:“虽然是死物,可确实是碰得见的,倘或要活的,反倒比死的还难伺候。”

“不怕他难伺候,只怕不值得用您一个条件来换……”赵寒旌双手交叠,把脸藏在后头,让人看不见他的表情,低声笑了起来。

“直说,”李岸三的态度已极尽严正,或多或少有些担心自己被他讹上,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赵寒旌手上的书一眼,补充道,“但……能与那么一大块冻石相提并论的活物,恐怕老爷那里都不易得。”

“我不要别的,只要一文一武两个老师,不求能力多么奇绝,只求能教导我至舞勺之年,我便先在此谢过您了。”

李岸三连忙摆手:“这可真是……奇哉,怪也!放着价值连城的珍宝不要,要两个老师——你不后悔?”

赵寒旌掩面,哈哈大笑起来,忽而撤去遮掩面容的双手,露出一双极尽野心的眸子:“有人能掷千金求贤臣,我岂不肯拿一尊珍宝去换两位老师?还请院公,助我一臂之力。”

李岸三长叹一口气:“惟愿尽力一试。那么,我家那孩子,便也托付给您了,至于名字,也只好请您费心,另赐一个下去……此后,那孩子便与我无关了,我也不会再来见您,就此拜别吧。”

“您请。”

“对了,”李岸三忽然转过身来,笑道,“有些书,不是包上一层游记的皮壳就能掩藏住的,万望处处小心。”

赵寒旌眼睛微微瞪大,手掌紧张地攥了起来,气氛一度紧张。但终于,赵寒旌还是微微颔首,低声应答:

“我知道了,万分感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