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虎头令(1 / 2)

  后边众人先是一愣,然后“哗”地一声炸了锅。

  申字脸男人皱眉,“不可能吧,安王好端端的,抓东竹先生干啥。”

  圆胖脸汉子一脸激动,“檄文都贴出来了,难道我六州第一隐士的话还不可信?老子去看看!”

  “兄弟们,兄弟们……衙门也贴了讨伐安王的公文了,还列了安王的十六大罪状。”

  这里热闹还没看完,人群后又爆出一声惊雷。

  “呸!”

  叼着柳枝的乞丐把柳枝吐掉,拔腿就往宣州衙门跑。待一身臭汗地跑到宣州衙门,才发现衙门外边也是人山人海。

  等他挤进去才知道,衙门贴出的公文,正是六州第一隐士东竹先生所写的《讨安王檄》。

  这一圈,算是白跑了……

  不肖半日的功夫,安王的罪行传遍宣州城大街小巷,处处都是百姓怒骂安王的声音。就连去年亲眼目睹安王世子风采的申字脸汉子,这会儿也开始叉着腰,大骂安王父子人面兽心。

  相似的一幕在宣州各县上演,安王父子十余年积攒起来的好名声,被东竹先生的《讨安王檄》毁于一旦。

  与宣州相反,和州内为安王父子鸣不平的声音反倒占了上风。也正是在这样的气氛中,林家和良道镖局的船队,驶入了和州衙门管控的水域,被衙差拦下。

  林父带着沈戈和卢道良下船,含笑客客气气地给差官行礼,可还不等林父开口,差官已瞪圆了眼珠子。

  “你们瞎了?没看到衙门贴出的告示?安王造反,长江戒严,尔等靠边停船,接受查验!”

  岸边的十几个官差跟着吆五喝六,让大船放下艞板。

  林泉上前塞给带头的差官一锭银子,官差把银子塞入袖中,脸色好看了不少,“这是太守大人亲自下的命令,咱们也没法子。”

  “是,官爷受累了。”林父含笑拱手,递上林家的行船票证,“草民是宣州人,从常州往回运粮食、布匹和木材等物共四船,聘请良道镖局四条船护送,请您查验。”

  差官查验时,林父不卑不亢地站在旁边,任凶神恶煞的衙差们打量、估价。

  常年在外走动做生意的林父不怕官员贪,喂些银子就成。

  “啪。”差官把票证合上,翻眼珠子看大船,“票据没问题,本官要上船,据票验货。”

  “快点,没听到我家大人说什么?”

  “还不快放艞板!”

  差官身后的衙差们吆五喝六,这一幕林父他们在沿路上已经遇到过数次,早已有了应对经验。

  林父不慌不忙地吩咐人放艞板时,沈戈上前不着痕迹地塞给差官一张银票,一本正经地请示道,“大人您看是验粮食、布匹还是木材等杂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