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就在是非中172(1 / 2)

  简单的一个字眼,让沈春行听出几分不同寻常,她笑盈盈地点头:“好啊,如此便麻烦姐姐呢。”

  心里即便再高兴,面上还是要羞红一下,紫衣夫人紧了紧腰间的佩刀,故作嗔怪:“我怕是比你娘亲还大上一些!丫头,你喊我声荀姨,总不吃亏吧?”

  沈春行立即脆生生地喊了声:“荀姨!”

  得,又莫名其妙认了个姨。

  她在仔细看过紫衣夫人的面相后,只能归咎于——三分眼缘加上些许热心肠。

  这是个极重江湖义气的女子,算不得好人,却也不坏。

  世面本就是这般的人为多。

  有了紫衣夫人带路,那些暗中窥探的目光,再没出现过,仿佛是一种不成文的规矩般。

  这座城,极排外。

  还好于沈春行而言,此地只是过路,她并不准备融于其中,也对说书先生嘴里的隐秘,无甚兴趣。

  本打算找着大夫后,便趁早离去,却没想到,恰好一脚踩进泥坑。

  还是个专为自己而设的大坑。

  ——

  紫衣夫人说的不错,那地方确实不好找。

  一路七拐八扭,从城北直达城西尽头,才在边缘处现出真身。

  同缘堂坐落在不起眼的角落,背面几乎就挨着城墙,门前有条护城河,河上架着座仅一人宽的木桥。

  路人行之,且晃晃悠悠,看上去十分危险,就更别提运行车辆。

  沈春行刚到地方就看傻了眼,探头往下瞅了瞅,宽阔河面并无船只踪影。

  她奇道:“褚大夫把医馆设在对岸,难不成,全靠人力运送物资?”

  荀慧生嘴里含糊:“以前有船,现在……你自己看吧。”

  待走到跟前才发现,那木桥,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上的。

  桥头被栅栏围住,几个满脸横肉的汉子在旁吃茶,凡是要过桥者,皆得交过路费。

  就这还不算完。

  交了钱后,行人需站到一口箩筐内,用巨大横梁构架而成的天秤,一头是人,另一头则是沉甸甸的布袋,上面插着个牌子,写有:一百二十。

  凡是把箩筐压到底者,都被汉子以“怕压断桥”为由赶走。

  沈春行默默看了会儿,笑了。被气笑的。

  边关百姓过的再苦,能轻于一百二十斤的男子,也极为少见。

  只她观察期间,能通过者,唯有三小媳妇俩老人跟一孩童。

  那汉子还不肯让多人同行,一次只放一人过桥。

  小媳妇还好说,至多自个儿谨慎点,老人跟孩子就比较犯难,木桥窄而晃,且无护栏扶手,稍有不慎,便有跌落河中的危险。

  如此,来看病的人中,十之八九都被阻住去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