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理该如此(2 / 2)

  沈春行走到中年男子跟前,客气道:“这位先生,不知如何称呼啊?”

  王有才抢着回答:“你喊他老宋就行。我这位老兄弟可是能人啊,在帝都大学讲过课,专攻地质学,有了他,你那铁矿总算能挖了。”

  中年男子好脾气地笑笑,说话的口气却很耳熟:“听说这儿正在打仗,条件差啊,正是缺武器的时候。本来我前面还排着几个小年轻,这消息一传回来,我岂还能让?费了翻唇舌,给那帮孩子好一顿解释,这才得以加塞……”

  第111章 理该如此

  这二位,瞧着像是差了辈儿,说话的口气却是一般大,不愧是从艰苦岁月中走过的先辈。

  沈春行比划出吃饭的手势,“先生这几日过得还适应吧?”

  老宋笑呵呵:“挺好挺好,伙食可比我预期中好多了。咱现在这状况,也无所谓冷不冷,有个地方待着就够了。”

  这话提醒到沈春行,她朝四周看看:“先生如今住哪儿?”

  墙角处那半拉屋子,至今没有修葺好,薛永安太忙了,春节那几日,只够清理废墟,活好黄泥浆,连晒干的时间都不够。

  可他脾气又犟,不肯假手于人,生怕因此失了所有权,只得暂且搁置,就这么摆下去。

  沈家的小院统共有四间房,刁氏占一间,杨一占一间,俩小子跟俩丫头各占一间。

  常大夫那边则只有两间,俩老头住刚好。

  “这你不用担心,他跟我睡一屋,想当初咱下乡时,睡得可是十人的大通铺,啥场面没见过啊,”王有才摆起蒲扇大的巴掌,唏嘘道,“老宋死的太早啊,没享受过后世的好日子,如今他来了,咱老哥俩可得好好聊聊。”

  得,又是一国宝级人物。

  俩老头变俩个半,就凭他们的阅历,完全不用沈春行担心。

  几句话的功夫,院子里被箩筐堆满。

  刁氏送走了茂平,急匆匆回返,迫不及待地掀开盖在箩筐上的红布,立马被惊住。

  里头有肉有酒有喜饼,只看份量,足够吃个把月。

  除此外,竟还有几匹颜色鲜艳的棉布,以及包装精致的茶叶。

  样样都是硬通货。

  “乖乖,你这是去哪喝喜酒咯?”刁氏咋舌。

  她其实想问,究竟是哪家出手如此阔绰!

  要放在村里,能发几枚红鸡蛋当作回礼,那都是为了长脸!

  “蒋家。”沈春行也是才打开看,随手翻了翻,在箩筐底下翻出一个红纸包,里面赫然包着文房四宝。

  老宋“咦”了声,蹲过去,将东西一一拿出来打量,眼露惊喜:“宣笔,徽墨,歙砚……恩,只有纸要普通些,可放在这地界,也属难得啊,这礼物送的够用心。”

  刁氏心里咯噔了下,慌忙拽住孙女,“哪个蒋家?”

  “还能是哪个蒋家?”沈春行好笑地努了努嘴,“自然是咱家的老熟人,蒋三小姐嫁人了。”

  刁氏一听,更急了:“她送你这些做什么?”

  其余都好说,瞧包装就知是喜宴的回礼,可那什么笔什么砚,听着就觉贵重!好端端的,送自家孙女这玩意儿干啥?<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