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1 / 2)

完全没想过的角度,但老实说,还真是越想就越觉得越有道理。

不过很快,郭秉文便捕捉到了其中的重点道:“你的意思是,你会资助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西方留学?”

陈述点头道:“是的。”

郭秉文又问:“您……打算让大学如何盈利呢?靠学费么?”

陈述到:“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南洋大学是不会收学生学费的,对家境贫寒的孩子,学校还会有奖学金,生活费。”

郭秉文:“是……直接给,而不是借款,贷款之类的?”

“对,直接给。”

郭秉文不可思议地道:“你是疯了么?”

陈述笑道:“郭先生以为,我父子二人立下宏愿,要做世界第一流之学府,莫非是说说而已么?我自然也知道此举必将花费甚巨,但南洋大学根基薄弱,若想有所发展,只能是弯道超车,而弯道超车,最好的办法也就是砸钱了。”

郭秉文皱眉道:“我知道你的手里,现在有两千多万的马来亚元,可要是这么个花法,两千万恐怕也花不了几年,这学校本就没有政府扶持,你后续又要如何经营呢?”

陈述:“郭老,您给我当校长,我保证,钱的问题不用您操心。”

郭秉文:“我怎么可能不操心呢?难道这么多的钱,全由你们陈家补么?你们陈家莫非是有金山不成?

陈先生,你这份心,着实是难得,可是恕我直言,陈家近两年虽然营利颇丰,但那是因为橡胶大涨,这橡胶,总不可能会永远涨下去。

做生意没有一帆风顺,你们陈家就算有心,又如何能够保证,你们每年都赚够这么多的钱呢?陈生这话,实在是过于荒谬,莫非这也是令尊的意思么?”

这郭秉文,已经开始怀疑这位小陈先生,是不是二世祖,说出来的话代表不了老臣了。

陈述对此,倒是早有准备,拿出资料递给老先生道:“先生您看,这一张,是我六岁至今所有的投资记录。”

老先生一愣:“六岁?”

陈述笑着道:“对,先生不是外人,我也就不谦虚了,在投资这个领域,在下,是个天才,您可以看一下,凡是我所做过的所有投资,几乎全是赚的。”

“可惜的是二战以前国际上换汇过于麻烦,投资渠道也有些窄,小的时候家父因为不信任我,给我的本金也不多,因此,赚得倒也不是特别多。”

“二战时因为战争的缘故,投资的机会就更少了,但即使如此,我也成功入股了阿美石油,从中分润到了一点利润,这也是我最成功的投资。”

“二战结束之后,我炒了一些外汇和期货,算是牛刀小试吧,您可以看我的投资收益表,年收益率差不多有150%了,虽然偶尔也有小亏,但基本每一年都是输少赢多。”

“还有这张,是我的个人资产表,这些资产与陈家无关,都是属于我个人的,我的资产基本都在镁国,回国之前几乎都给换成耕地了。”

“这么说吧,其实截止到我回国之前,我的个人财富,比我父亲老陈其实也少不了多少。”

“对了还有这个,这是福建商会今年刚刚成立的基金,是要并入华侨银行的,由我来具体负责,虽然成立时间很短,但是资金非常充裕,这个月,我获利大概是15%左右,当然,这是因为我提前预判了西贡内战的缘故。”

郭秉文一脸懵逼地接过资料,低头看看资料,又抬头看看陈述,低头看看资料,抬头再看看陈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