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筹备奥林匹克54(1 / 2)

马来大学新加坡分院。

就是后来新马分家之后的新加坡国立大学。

这所分院,其实瞄准的目标同样也是华人群体,当然,英文教育,瞄准的也是海峡华人,娘惹华人,买办阶级华人。

陈述这头前脚才把南洋大学开起来,这马来亚大学后脚就把分院给开在了狮城。

尤其是,这分院之前明明是规划好了要建在柔佛的。

他分明就是为了向自己挑衅才搬到狮城的么。

他这不分明是为了抢自己的生源么!

新加坡的城市区位在这摆着,本地的华人老板多,而且城市本身也是亚洲人均前三的富裕地区,并不完全得益于李家父子两人的发展。

再加上城市内民众的贫富差距悬殊,实际上城里是有那么一个相对富裕的资产阶级/中产阶级的。

所以有些华人学生,即使是读了英校,考虑离家近,

以及吉隆坡毕竟是巫华混居,民族矛盾还颇为尖锐等因素,可能也不会考虑去吉隆坡那么远的地方去上大学。

这些人可能最后就都上南洋大学了。

现在这马来大学跑狮城来开分校,这就是来釜底抽薪的了。

真正好的生源就那么一点点,一所学校其实都还吃不饱呢,现在整了两所,而且马来大学还是贴脸开嘲讽。

偏偏,南洋大学还确实是不如马来大学。

说起这个,学校里的老师或多或少,都有些羞愧地低下了头。

郭秉文苦笑:“非是我自命菲薄,但是目前来看,我们的学生与马来大学的学生相比,确实还有很大的差距。”

陈述:“这个是当然的了,马来大学毕竟历史更为悠久,生源也更为优秀,我们的学生基础与他们肯定是没法比的。”

“可南洋仅仅只有一所马来大学了么?

咱也不要求和这些最顶尖的大学去比,可咱难道跟其他的普通大学也比不了?

他们凭什么说咱们没有办学资格?

诸位,你们觉得,咱们和马来联邦的其他英文大学相比,难道也是完全比不上的么?”

郭秉文:“如果是相比于除马来大学和以外的其他大学的话……倒是有得比。”

陈述:“有得比?真的有得比么?”

庄竹林:“确实是有的比的,小陈董,其实南洋这边,马来人的大学教育起步也是比较晚的,

马来大学的前身是爱德华七世王学院和莱佛士学院,早年间有机会上学的,几乎都是嘤国人,还有少部分的华人,比如李律师和他老婆。”

“一直到1949年,两所嘤国学院才正式合并成为了马来西亚大学,开始大范围的对嘤国人以外的三族进行招生,

而且大幅度的招收马来学生,这马来人的英文教育么……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好学生,大多还是咱们华人的孩子。”

另一老师也道:“以狮城为例,除莱福士中学之外,其他的英文学校,在理科教育上也谈不上有多合格,

英殖教育是纯粹的掐尖模式,贵族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差距,可谓是天差地别。”

“是啊小陈董,其实咱们学校的学生,哪怕从基础角度来说,肯定比不过华莱士中学的优等学生,但比一般英校也差不多少。”

这个结果比陈述预想中要好得多,他光琢磨自己家学校基础不好学术能力太差的事了,却没想到,别人可能也不咋地。

“和博特拉大学相比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