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洞房129(1 / 2)

  董晓悦穿过院子,径直走到主屋门口,停住脚步咳嗽两声,见没人应答,便撩起竹帘一矮身走了进去。

  屋子很小,陈设简单,除了一张床便只有窗下一条画案,案上放着一幅字,最后一笔墨迹未干,砚台里还有些残墨,上面搁着支秃笔,还在轻轻滚动,仿佛前一刻才被主人匆忙撂下。

  董晓悦好奇地看了眼,只见粗麻纸上写着两句唐诗,笔迹苍劲,力透纸背:“何当脱屐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难得见到自己眼熟的诗句,董晓悦略感欣慰,不过要说线索,她是半点也没看出来。

  这屋子可以说室如悬磬,董晓悦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称得上线索的东西,退了出去,把厨房、净室和院子都搜索了一遍,连井口都探身看过,仍旧一无所获。

  她坐在井沿上等了好一会儿,不见主人出现,只得出了院子,往河滩走去。

  ***

  荀延怀疑自己醉了。

  他一只脚还在门槛外没来得及跨进去,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知道该跨进去还是该退出来。

  眼前根本不是他亲力亲为精心布置的婚房,也不是荀府里的任何一间屋子。

  那是间又小又破的茅屋,穷酸得超乎荀公子的想象——他见过的最简陋的房子就是天宁寺的僧房,跟这间屋子比起来,那僧房简直称得上豪华别墅套房。

  更古怪的是,明明是大晚上,屋子里却是白昼,晴明的日光从窗户里洒进来,照亮了整间屋子。

  荀延闭上眼睛,用力揉了揉,再睁开,“幻觉”并未消失,他不死心地晃了晃脑袋,妄图把头脑晃清醒些,可这破屋子像块顽固牛皮癣似的,鲜明又瞩目。

  他大惑不解地回过头,这一看不打紧,身后的廊庑、庭院、月光,乃至于仆从,统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看到的是一口井,一只鸡,一圈竹篱,一道荆扉,门外则是青山绿水。

  这房舍和山水都莫名的似曾相识。

  荀延酒醒了一大半,蓦地想起来,这不是玉佩里的风景么?只不过他眼下身在画中,换了视角。

  是那玉佩在作妖,怪他发现异状之后掉以轻心了。

  知道了自己身在何处,荀延心里有了点底,虽然不知道如何才能出去,总好过一无所知。

  眼下他最担心的是长公主,她还在房里等他么?要是迟迟不见他,不知会否伤心?

  荀延按捺住心里的焦急,有条不紊地把整个院子里里外外仔细搜了一遍,最后还是把注意力落在那两句诗上。

  荀延回想了一番,确信自己从未见过这一联诗。

  他对着案上的诗句看了又看,这笔迹有种微妙的熟悉,可细想又不知是在何时何地见过,他冥思苦想半晌,没想出个所以然。

  院子里找不到线索,也不见有人来,荀延便往河边走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