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真话假话(求追读)49(1 / 2)

酒足饭饱,曲终人散,孙坚告辞返回军营,这里他不想待下去了,只觉得憋屈。

荀氏既然看不上他,他索性也看不上荀氏,反正从来都靠军功起家,不屑这些虚名。

朱儁暗暗摇了摇头,孙坚是真性情。

问题正常哪有那么多战功,这仕途没点臂助,可是充满坎坷的。

荀氏没赶人,理论上他能睡一晚再走。

能在荀氏留宿,传出去党人和名士就不会排斥孙坚。

孙坚与荀氏关系好不好,管他呢?

就如同陈瑀被三公征召,三公那边是玩真的,还是收了钱意思意思,谁知道,谁在乎?

也没拦着,孙坚虽是自己提拔起来,可到底是外人。

能拉拉一把,自己不上进怪不得谁。

“他邀请你去洛阳?”回到房间,荀绲却是叫来荀攸。

别看荀爽积极主动,可目前荀氏是荀绲当家。

其子荀彧和荀谌作为嫡系,享受最多资源。

所以旁系女与陈登联姻,就不显得那么突兀。

陈登到底是旁系,陈家提供的资源不会很多。

还是那句话,没有人会认为,大汉已经走到尽头。

天下虽然乱,还没有脱离掌控,那就得按照和平年代的模式运转。

陈登能因为讨贼而得官,可若不选择站位,上限不会很高。

更别说鲁达,说难听点正常情况下,混得可能会比陈登要差。

就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打算招揽荀攸。

“反正只是去游学一番,倒也没什么。”荀攸拱手。

鲁达没承诺什么,而荀攸也没承诺什么。

大家都是成年人,知道什么当说,什么不当说。

“也好,养名也有段时间,去洛阳看看也罢。”荀绲没拦着,反正也没承诺过什么。

反正党锢已经解除,洛阳肯定有一批在活动的党人,试图重新出仕。

让荀攸去看看,党人是否还有被重新启用的可能,这对荀氏后续的选择很重要。

至于别的随缘便是,荀攸都二十八岁,可以自己做决定了。

若是鲁达顺利崛起,一个旁系子弟无伤大雅。

尤其荀氏贯彻儒皮法骨,给自己披了一层左氏儒的皮。

可既然以荀子后裔自居,自然也不能丢了家学。

目前家学的继承者,便是旁系的荀攸,这也是他迟迟不能出仕的原因。

荀子虽是儒家子弟,可学说更倾向于法家,几个弟子也都是法家名人。

是以在如今这独尊儒术的时代,荀子后人的处境就挺尴尬的。

几兄弟讨论过,荀攸若不幸被埋没,那也只能被埋没了。

之前党锢,他们几个都自顾不暇,谁能想到还有解除的这一天。

现在看来,荀攸也迎来一场机遇,就是起点有点低。

“怎么,看上那荀攸了?”客房里面,陈登找到鲁达。

身为宴会的主角,今晚他没少喝酒,如今不说烂醉如泥,也是迷迷糊糊的。

“看上了,本来更看重文若,可惜我这出身招揽不到。”鲁达感慨。

荀彧是荀绲的儿子,享受资源最多,举孝廉出仕是迟早的事情。

尤其现在党锢已经解除,荀氏会加快对荀彧的培养。

荀攸另外说,鲁达或者陈登当官,若能混个太守最好。

在两人麾下当两年郡吏,再举孝廉就容易许多了,当初朱儁就这样举孝廉的。

“文若不成,除非官至三公。”陈登摇了摇头。

晕乎乎的脑子里面,又飘过另外一个可能。

那就是鲁达当皇帝,同时掌控一块地盘,把位置坐稳。

随即意识到这想法荒谬,陈登顿时一身冷汗,摇了摇头,酒醒了三分。

“到底是位卑人轻……”鲁达攥紧拳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