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孙坚邀请(求追读)(1 / 2)

“子顺,前线战况怎么样了?”陈登看到鲁达收兵回来,亲自出来迎接。

“兄长,你怎么来了,淮浦那边没事吧?”鲁达没想到,陈登会在这个时候过来。

“瑀兄长组建二千人的义勇,亲自统领守护家族,眼看无后顾之忧,特来汇合!”陈登回道。

他还不是只身前来,而是带着一千义勇过来汇合。

陈登一脉到底是旁系,可调用的资源不多,一千义勇耗费可不少,怕都伤筋动骨。

目的也很简单,一方面确保陈登的安全,一方面最大限度赚取战功。

不过看这情况,陈珪显然还不知道,汉帝已经解除党锢这事。

也有可能知道,只是义勇已经招募到,也不可能把人都给散了。

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陈登也会在二十五岁,也就是三四年后举孝廉出仕。

不过到时候,陈登的仕途和人生,与自己就没多少交集。

刚起家什么都缺的鲁达,自然不愿意放过这文武兼备的表亲,更别说如今算大舅子了。

利用穿越者的先知先觉,给陈家挖了坑,好歹是把陈登坑上贼船。

陈瑀目前还赋闲在家,准确的说是在养名。

既然闲着无事,期间又花费大量的财帛去宣传,自然要肩负起守护家族的义务。

鲁达了解过内幕,当初陈瑀可是花了大价钱,请太尉杨赐出面辟召他。

不过这次辟召只是交易,陈瑀懂事自然不会真的去赴任。

随后到处宣传此事,知名度就来了。

可惜闹腾那么久,刘宏在位时期就是没有被征召,非得等刘协上位,才拜议郎。

后来几年的事情,鲁达就不清楚了,只知道陈瑀再出现,已经是袁术麾下。

说难听点,明明是陈球的儿子,结果知名度还不如旁系的陈珪和陈登。

偶尔能在史书上留名,也是因为和袁术和孙策扯上关系,被连带着提一嘴。

就是有陈瑀当榜样,陈登才会毅然带兵过来汇合,实在是不希望这样蹉跎下去……

“对了,前线战况如何?”陈登倒是没忘记这个。

“大胜而归,略有减员,但可以接受!”鲁达笑道,“稍后去招募一些乡人,把损失的人手补上。这次缴获不少钱粮物资,甲胄刀兵也有不会少,最难得的还是立下首功!”

还有个意外之喜,就是那把断枪换了根枪杆修复起来,词条并没有消失。

鉴定物的词条只有鲁达能看得见,只是鉴定物到别人手里,效果也不会消失。

“好事!”陈登大喜。

他清楚这支义勇训练时间不长,这样都能大胜,意味着敌军战力不强。

这意味着怎么?

意味着这各州的黄巾贼,可都是行走的战功!

难怪鲁达收到消息,会那么兴奋,换了自己也激动!

这样一想,陈登却是冷静下来。

在天下大势的预判下,自己和父亲还不如鲁达。

“子顺,你看这场动乱,大概会持续多久?”陈登询问。

“都是一群黎庶,靠着一腔热情,甚至糊里糊涂就被裹挟进去。没有计划,也不懂怎么打仗。现在人多看着气势汹汹,过几个月冷静下来,缺衣少食的,人心就散了。不出所料,到年末这场动乱也基本平定。”鲁达回道。

可若是没有长社之战和广宗之战的胜利,那一切可难说了。

鲁达如今想的,就是如何加入这两场战役,并且让利益最大化。

“说得好!”一个爽朗且熟悉的声音,在两人身后传来,却是孙坚亲自过来。

此刻的他一身甲胄,看得出略有破损,显然经历不少的恶战。

也有可能纯粹是孙坚冲得太前面,主要是他那把古锭刀,若和敌人拉开距离会很吃亏,只能尽量冲在最前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