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敌人的报复(6)53(1 / 2)

周大傻来的这家,家景忧渥,人丁兴旺。就外面玩游戏的孩子就有三个。

和周大傻谈话的是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他年纪随高,却是一身浩然正气,他就是这全家的当家人。老人面色威严、冷漠,给人一种不易接近的感觉。周大傻和他说话总是小心翼翼的。

老人不紧不慢而有力地道:“日寇占领我们的家园,不愿意当亡国奴的人们,一定要起来抗日。我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带头的是你,从刚刚的谈话中我感受到,你有这个5能力,也有这个胆量。一界女流,巾帼不让须眉,必将在反侵略的抗战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你这种无所畏惧的精神,着实令老夫佩服。”

周大傻谦虚地说道:“大伯谬赞了,我也没有做出什么事迹,征收公粮这是刚刚开始。”

“这我知道。我们家在这城里,也是有名的富裕之家。我家里房屋也不少,可是家里人多,没有储存粮食的地方,打下来以后大部分就卖了。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别人交一斗,我交一石;袁大头洋钿,也捐50块。”

老人的慷慨之举,让周大傻感动不已。说道:“感谢大伯慷慨解囊,为抗日做出贡献。”

老人毫无据功之意,爽朗地笑着道:“这点小事不足挂齿。再说抗日是大家的事,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只是,我们家里的青年劳力都出去躲灾去了,为抗日出不了力。”

家里走什么人,就操什么。周大傻听大伯说他们家的青年人也躲灾去了,就急迫地问:“他们回信了么?”

老人长叹一声,道:“没有。真怕是躲一枪,挨一刀啊!”

周大傻早就有这种顾虑,就像一层窗户纸,不愿意厾破而已。她既是劝慰大伯,也是劝慰个人,咬破了黄莲往肚子里咽。道:“我们家当家的和儿子,他们父子俩,也避难去了。希望他们这些躲灾避难的人们,吉人自有天相。”

老人家拿钥匙打开立柜,拿出一个布袋装着的洋钿,递给周大傻,然后嘱咐道:“做工作一定要小心谨慎,要有一双火眼金睛,看清是人是鬼。”

老人家的话镂骨铭心,也让她毛骨悚然,冷汗直冒。老人家是爱国之人,如果是那正欲投靠鬼子的汉奸,岂不是给他们送了投名状。以后一定要改变一下策略。

周大傻从老人家出来就回了家,琢磨着以后怎么开展工作。

江百源家。

江百源本是尚贾之家,从房屋构造上,要比其它人家,建设的都要恢闳、阔绰。

前排房是店铺四间,三间店铺,一间是大门过道。店铺门口上方是,百源粮行的匾额。从日寇侵占后,进货渠道被阻隔,已经无粮可卖,早就闭门关张。

后排房也是四间,能住两家人。外间堂屋也就是客厅,很是宽敞。

室内,后墙正中太师椅上,坐着江百源。他身材颀长,穿着黑色棉袍;面色白净,半寸长的黑色须髯;头上戴着绒毛帽壳,帽壳中心有一撮绒线丝绦。他前面是个方桌,桌上放着茶具,正当品茗瀹茶。

江映红双手掐腰,站在江百源对面,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