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诸子百家,全都固执105(1 / 2)

  “阿父,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一次统一思想后整理的学说作为大秦的正统学说,将其作为科举教材,源源不断地为大秦选拔官员。”

  嬴政问:“科举?”

  嬴舜华简单解释了一遍科举的意思,道:“阿父也知道,我在封地养了很多孤儿,还招人教导孤儿秦律,我就是通过考试选出学得好的,送往各地做小吏。考试好的孩子,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学得最扎实的。”

  “我们只要把考试内容限定在我们制定的教材内,贵族和黔首自然会去研究教材上的内容,并将其奉为金科玉律。”

  说完什么是科举,嬴舜华接着说科举能为大秦带来的好处。

  “只要我们把科举用书定价弄得极低,让大部分黔首都能购买,基数大的黔首总能有优秀的通过科举改换门庭,届时就可以冲击贵族势力。”

  “阿父可不要小看贵族,他们世代为官,又不断联姻。即便如今不显,但再过个几百年呢?届时他们如大树根系,盘根错节,即便是帝王也难以撼动。”

  汉朝养出来的世家大族,一直到唐朝灭亡,士族依旧留有余威,可见其势力之强大,根系之深固。

  嬴舜华严肃道:“届时的局面,真的就是流水的帝王,铁打的世家。”

  而到了那时,帝王和士族的心力都会用在争权夺利上,谁还会在乎面朝黄土背朝天供养他们的黔首。

  嬴政何等敏锐一帝王,立即就明白了嬴舜华想要表达的意思。

  即便是如今的大秦贵族中,不也盘踞着无数来自六国贵族。

  大秦灭六国时,没能彻底斩草除根,就有这些人在背后出力。

  “科举,确实是一个好东西。”嬴政看着手中写满对诸子百家规划的小册子,陷入深思。

  嬴舜华最后道:“父皇,让诸子百家各司其职,朝堂不同官员考试时设置偏向不同学说的内容,他们自可成派系。”

  “同时,在户籍上作出限制,同一个户籍只允许几个人考科举,且不能同时为朝中重臣。”为了权利和富贵,大家族自己内部就会分支,分出户籍,一两代人后,他们就不算一家了,也就不会成为影响皇权的庞大士族。”

  嬴舜华想了那么多,最大的目的还是让更多的人干实事,而不是干政。

  “彩!”祖龙大大龙心大悦,“你回去就把这些想法整理后写下来。统一诸子百家思想一事你来做,剩下的朕来做。”

  既然仙幕让愚民、疲民政策实行不下去,那

  嬴政就顺势而为,制定新的规则。

  嬴舜华闻言,心中悬着的石头重重落地,第一次感谢仙幕的出现。

  以前她不是没有探过政哥的口风,但他老人家明显更喜欢愚民政策,比起世人踊跃上进的局面,他更喜欢死水般的漆黑帝国。

  有时候,嬴舜华都觉得,如果没有仙幕的出现,她最后还真会走到仙幕中的“六亲不认”的地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