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秦国问题,人心不齐21(1 / 2)

  随着皎月的细数,一枚又一枚的棋子飞起,棋子中是一个又一个在故土不受重用,历经磨难后无奈选择侍秦,最后大放光彩的人。】

  天下人,“……”

  不数不知道,一数才发现,从秦国崛起到一统天下,发力的都是来自各国的人才。

  这算什么?我灭我国?

  【“尤其是魏国,堪称秦国的稷下学宫,为秦国培养了无数能人将才。”】

  稷下学宫出生的魏国旧贵族,“……”

  “唉,有才又如何,终究不被大王看中,还不如……侍秦,至少一身才能得以发挥。”

  终究是有聪明人明白这个道理。

  也不怪最终统一天下的是秦国,实在是六国太拉跨。

  尤其是到了后来,就连国君见大势已去,都开始摆烂了。

  【“为什么魏国能培养那么多人才?这要感谢魏文侯魏斯。他在西河郡成立了教育中心,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大家都被其尊为老师,各国的人才也向魏国集中,为魏国后续培养人才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而秦国就没有这样的环境。秦国身处边陲,一开始就是在挣扎求生,要么强大要么灭亡,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这样一个崇尚武力的环境,再配合商鞅变法,造就的就是一个以武为尊的军国主义国家,一开始就没有为文化的起源创造环境,也就没有本土的文化。”

  说到这,皎月做出总结,“秦国的文化全都是外来的;秦始皇想要统一文化的决定是正确的,但遭受的反抗却是巨大的。可以说,除了深入人心的法家,所有人都是他的敌人。”

  “那么问题又回到一开始,这个时候的法家,还能为秦国带来商鞅变法的繁荣吗?”】

  淳于越叹息道:“法家严苛,黔首苦不堪言,并不适合统一后的大秦。”

  “看来,统一一事,并非领土统一就结束了。”嬴政开始理解光耀大帝那句话更深层的意思了。

  【“秦始皇从小吃尽苦难,但他终究是贵族。给他苦难的人是贵族,帮助他的人也是贵族,他的思想和行为也和当时的贵族一样。”

  “而统一的秦国呢?从分封制在秦始皇手中结束的那一刻起,秦国就是一个全新的秦国,一个结束了旧时代,开辟新时代的新国度。”

  “一个思想还停留在旧时代的人,他能做好新时代的统领者吗?”】

  “为何会说结束分封是开辟了新时代?”这一点扶苏很不理解。

  淳于越道:“分封制和郡县制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束的分封制是旧,那开辟的郡县制自然就是新。”

  只是,直到现在淳于越也不明白,为什么仙人会更认可郡县制。

  难道郡县制就真的比分封好,分封制就是注定要被抛弃的旧物?

  【“时间证明,秦始皇拥有远见的眼光和卓绝的政治嗅觉,但他终究没脱离过旧时代。”

  “他想要大秦的基业千秋万代,所以他北筑长城、抵御匈奴,修建直道、统御天下。但他恐怕做梦都不会想到,最终推翻秦国的,不是匈奴,更不是六国贵族,而是一直当牛做马的大秦黔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