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李密投瓦岗(1 / 2)

这一日瓦岗军众头领正议事,忽然细作来报,镇守黎阳的杨玄感起兵反隋了。

杨玄感是大隋开国元勋、杨广登基的始作俑者杨素之子。

杨素生前功高震主,隋炀帝猜忌他,后来杨素得病不治而亡,其实是得了病不敢治而亡。杨广听说杨素死了,竟说道:“幸亏他死了,不然要灭他全家!”自此杨玄感对皇帝杨广既恨又怕,杨广对杨玄感还是委以重任——让他镇守黎阳仓,保障前线军粮供给。

杨玄感认为夺取天下的机会来了。杨广御驾亲征,一百多万精锐隋兵和能征惯战的大将都在辽东,自己又控制着黎阳仓,趁着民乱四起,肯定一呼百应。杨玄感起兵造反的口号是为了天下苍生解倒悬之苦。

黎阳距离瓦岗寨只有百里之遥,翟让召集众人商议如何应对。

魏征道:“杨玄感家世显赫,起兵反隋必定应者云集。我瓦岗军皆是草莽出身,很难成就大事。不如借助杨公之威名和实力,干一番改天换地的事业!”

徐世绩道:“玄成所言有差。我看杨玄感起兵仓促,未必能成事业。我瓦岗军不如暂且静观其变,待机而动。眼下可乘朝廷着力平定杨玄感之机,扩大瓦岗军实力。”众人称善。瓦岗军在运河两岸四处出击,掠取官府豪绅的钱粮,声势更甚以往。

此时的翟让志得意满:他的“志”就是挣脱牢笼,快意人生,他做到了;他的“意”就是丰衣足食,与兄弟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他也做到了。他不想做刘邦、项羽,就想做个快意恩仇的男人!

但一个人的到来,彻底改变了瓦岗寨每个人的人生轨迹。

这个人就是蒲山公李密。

李密,字玄邃,自幼酷爱读书,尤其爱读兵书战策。李密年少时袭了父亲李宽的爵位,官任左亲侍,在皇宫担任宿卫。

一天杨广在朝堂上瞅见李密,感觉他瞻视异常,又黑又矮令人生厌。下朝后杨广问宇文述:“刚才左班侍卫中那个矮个黑小子是谁啊?”宇文述道:“他是已故蒲山公李宽之子李密。”

杨广道:“我看此子眼神不定,狡诈多变,以后不要让他在宫中当值。”命宇文述把李密撵走,离皇宫越远越好。宇文述找到李密说道:“贤弟如此聪敏,当个侍卫太屈才。不如回家好好读书,再取功名不迟。”

李密是多么通透的人,他单从杨广看自己的表情,就知道自己在本朝的仕途完了!且又听宇文述如此说,便就坡下驴辞官回家苦读了。

李密常骑一头黄牛,牛背上铺着草甸子,牛角上挂着《汉书》。他一手牵着牛鼻绳,一手握着书卷苦读。史书中刘邦项羽推翻暴秦的伟业,使李密下定了推翻暴君杨广的决心,他在等待时机。

说来也巧,李密骑牛读书的场景,恰被当朝权臣杨素看见。他对这个酷爱读书的年轻人产生了兴趣,禁不住上前问道:“你是谁家的后生?如此耽于读书,实在难得!”李密这才从满脑子的刘邦项羽、萧何曹参中醒过神来,一看乃是当朝越国公杨素,当即下牛拜见,自报家门。

杨素听完笑道:“怪不得有些眼熟,原来是蒲山公李宽之子。”经过一番交谈,杨素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杨素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吾观李密的才识器度,当世罕有其匹,汝等不及矣!”

杨玄感听父亲这么一夸,也对素未谋面的李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杨玄感后来就和李密成为挚友,一起习文论武。

大业九年正月,刚过新年的杨广迫不及待召集文武,讨论再伐辽东事宜。

大臣苏威出班奏道:“如今关东百姓到处作乱,天下盗贼四起。朝廷当务之急是剿灭乱匪,请陛下暂缓征伐辽东。”

杨广愤然道:“你也是两朝老臣,怎能出此下策!关东几个乱匪能翻起什么风浪?待朕平了辽东,再回师顺便灭了关东乱贼。”

其余的大臣知道杨广的脾气,再也没人敢劝谏。炀帝二伐高丽,又一次全国总动员,百姓又一次陷入极度的慌乱和困苦中。

当年正月,平原杜彦冰、王润等聚众起义攻克平原郡;同郡人李德逸聚集数万人,号称“阿舅军”;二月,济北人韩进聚众数万人起义;三月,济阴人孟海公起义拥众数万人,北海人郭方预自号卢公,组建义兵三万。还有齐郡孟让、平原郝孝德也拉起几万人的起义队伍。

大业九年四月,杨玄感在黎阳反了。他把李密从长安招来,担当自己的谋主。李密给杨玄感提出上中下三策,李密对杨玄感说:“今天子出征远在辽东,且南有大海北有胡戎,中路沿途到处都是盗贼。今公出其不意,率大军直捣幽蓟,扼其咽喉。杨广前有高丽退无归路,不过一旬军粮必尽。到时将军登高一呼,天下响应,杨广可不战而擒,此为上策。率军直取关中,攻取长安,据险临之,万全之势,此为中策。若就近先向东都,一时间困于坚城之下,胜负难料,此为下策。”

杨玄感呵呵一笑:“蒲山公说的下策,我认为正是上策。东都在眼皮底下不去攻取,而去攻打幽燕或关中,这不是舍近求远吗?再说朝廷命官的父母妻儿都在东都洛阳,我抓住他们作为人质,看有谁敢不听号令!”李密听了转身走出大帐,不禁长叹一声:“杨公不听我言,大事去矣!”

后来果然如李密所料,杨玄感久攻洛阳不克,而远在辽东的杨广听说杨玄感造反,立即退兵并让大将来护儿和宇文述带重兵围剿杨玄感。杨玄感后来信任隋降臣韦福嗣,李密劝杨玄感杀掉首鼠两端的韦福嗣,杨玄感不听,韦福嗣果然投奔东都。来护儿和宇文述的隋军打过来,李密让杨玄感急速往西攻打关中,途中却逡巡不进,不久兵败身死,李密被擒。

李密在被押解的路上,贿赂押送的官吏后逃遁。他投奔河北平原贼帅郝孝德却不受待见,又跑到山东王薄那里也不受欢迎。如此辗转两年,奔走南北,途中忍饥挨饿,惶惶如丧家之犬。

李密郁郁不得志,在客店随手做了首五言诗抒发胸中块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