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太极]战略支援系统34(1 / 2)

战场低延迟即时通讯,一直是制约各国军事力量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雨林中由参天密林带来的卫星信号阻挡,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对于精密通讯设备的影响,城市巷战中的复杂电磁环境...士兵们面临的情况多种多样,而装备永远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从80年代美军[大地勇士系统]在单兵集成信息化系统的初次尝试,到俄罗斯的[未来战士系统],法国的[FELIN]作战系统…

这些单兵信息化作战系统的构成大同小异,通常包含了以下这些常规配置。

·集成了通讯模块和夜视系统的头盔组件。

·高等级的防弹及三防防护服,可抵抗辐射,毒气,火焰等环境伤害,俄罗斯的[未来战士系统]甚至还拥有一定的近地轨道生存能力。

·携带了水分、补给品和多种复合药物的维生设备,时刻监测士兵生命指征。

·作为系统终端的计算机,其拥有卫星直链,用于小队内部组网,实时沟通各种信息。

·集成了GPS和DRM的模块化定位系统,可实时精确定位士兵位置。

但这些和他们的相同的优点一样,造价高昂,系统代码冗杂,电池能源有限,无法完全适应环境变化.....这些缺点也是同样的存在于[单兵作战信息化系统]之中。

而在2035年,为了应对非洲到处混战的局面,兵员紧缺的巨神提出了一种新的作战体系——[战略支援系统]。

概括的说,就是让士兵不再担任主要进攻任务,而是依托强大全面的[战略支援配备],让位于大后方,空中,甚至近地轨道的打击力量直接摧毁目标。

为了实现这种作战体系,巨神提出了[用铁取代人]的装备目标,由这种指导思想诞生的第一套装备,就是[太极]系统。

以身穿黑色作战服的士兵为阴,在空中盘旋的无人火力平台为阳,士兵可以手动操作无人火力平台,而火力平台搭载的AI算法可以在士兵无法判断战场形势的时候及时提供支援。

那么什么办法可以让无人平台和士兵之间的沟通畅通无阻,不被任何环境因素影响呢?

答案是用[光]。

[战略支援信标]的构成非常简单,在可黏附到任意表面的半球体外壳之内,是一种会发出特定单一光谱的强激光发射器,可以被后方的[战略支援系统]精确识别。

士兵需要何种支援,就在自己的终端为[战略支援信标]输入何种代码,然后放到目标上,5-10秒之后,支援就会到位。

“而这次向诸位展示的,正是由支援信标和火力平台构成的战略支援系统,现在打包出售,一架[阳]无人火力平台,搭配两支[阴]小队,也就是8套[羽林军系统]加上一架无人火力平台。”

“同时,巨神提供为期3年的保修服务,只要是非战斗损坏,我们都将派出工程师进行维修。”

“现在,有购买意向各位可以提问了。”

场下的观众们齐齐举起手来。

......

“多少套?2500套?你是拿手枪抵在那些将军的头上逼他们买的吗?”

李忠华本来认为,这种售价且高昂而且还需要后续连续购买的装备能卖出去个两三百套都是谢天谢地,结果在张厄的一通忽悠之下,居然卖出去了足足2500套!

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张厄在售卖这种东西之前就给李忠华说过,巨神不会做那种一次性的军火商。

“纯卖装备哪有卖生态赚钱?”

一想起张厄这小子的嘴脸,李忠华就觉得好笑。

“武器装备生态,听起来多么操蛋。”

还是举苹果的例子,这东西非常好理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