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黄忠:愿为殿下燃烧最后心血(求追读!)(2 / 2)

刘禅也不愿太耽误黄忠的时间,切入主题,道,“汉升将军,本世子此次前来有三件事情要说。”

黄忠洗耳恭听,恭敬一拜,道,“殿下请说。”

刘禅双手扶住黄忠的拳,道,“汉升将军今后见本世子,无需行礼。”

黄忠心中感慨应下。

刘禅也不废话,直接提出了昨天所想,道,“汉升将军一手箭术,天下无双,却无传承,实属可惜。”

黄忠嘴角一扬,但听到后半句话脸又垮了,道,“殿下可是想要学末将的箭术?”

刘禅摇头,道,“我为世子,自当跟随父王坐镇汉中,而汉升将军要坐镇成都,相隔数百里。”

距离上就限制了教学。

黄忠不明所以,问道,“那殿下是何意?”

刘禅将军中演武,选拔精英,送到成都任黄忠挑选的模式托盘而出,眼神灼灼,道,“汉升将军可以从中挑选弟子,传授箭法。”

“将军觉得如何?”

黄忠听闻,眼神之中闪烁着精芒。

他也在思索这个办法的可行性。

说实话。

无论是哪个行业,都有一个潜规矩——扫蔽自珍。

想要将自身技艺传授他人,非子嗣和弟子不可。

刘禅也要考虑黄忠的意愿,不能强行下令,让黄忠服从,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见黄忠迟疑,刘禅并未强迫,而是继续说道,“若其中有良家子弟,将军可收其为弟子,甚至过继到将军膝下。”

“父王和本世子,都会为将军做见证。”

黄忠听到这里,心中最后一点担心也烟消云散。

他拍着胸脯答应下来,道,“殿下思虑周全,末将佩服,军中演武而收徒开班一事自无不可。”

“但过继子嗣一事,还需看缘分。”

提到这里,刘禅忽然想到一个人。

马忠!

不过这个马忠是东吴那边的老六。

要得收了这个老六,黄忠这一世英名恐怕就毁了。

刘禅也不强求,点头答应下来,道,“待大军返回蜀中,汉升将军就可让各地选拔精英将士入成都。”

“人数控制在三百到五百人以内,最后再决出三五十人左右留在将军身边,亲自教导,剩下的人送来汉中。”

“这些人本世子要收为亲卫。”

黄忠闻言哈哈大笑,道,“殿下所言甚是,如此勇士,岂能错过,收为亲卫可护佑殿下安全!”

像是刘备麾下的白毦兵。

关羽麾下的五百刀手。

皆是精锐。

在战场上可以起到破阵陷阵之用,甚至能够在关键时刻改变战局。

刘禅现在被封为汉中王世子,虽然没有开府之权,但供养三五百人的亲兵并无太大的问题。

“另外一点。”

刘禅最关心的还是蜀中山匪之事,道,“汉升将军返回成都之后,要着手开始清缴各地山匪。”

“山匪不除,蜀中永无宁日。”

黄忠闻言正色,道,“孔明已经与末将提及剿匪一事,末将返回成都之后亲力亲为,势必剿灭境内山匪。”

刘禅摇摇手,打断了黄忠的“宣誓”,道,“汉升将军需坐镇成都,不可轻动,剿匪一事交给副手即可。”

他也担心黄忠死在剿匪途中,平添负担。

“另外,汉升将军这段时间需要从军中挑选三五千擅长山地作战的兵士,尤其是山中猎户,采药人等。”

“将他们集中在一起,训练出一支专门应对山地作战,剿灭盘踞在丛山峻岭中的盗匪的兵团。”

黄忠闻言豁然开朗,道,“殿下所言在理,山中剿匪和兵团作战可谓南辕北辙,需要更精锐的士卒。”

刘禅从怀中取出一份图纸,交给黄忠,道,“这上面记载了许多特殊的兵器,足以应对山地剿匪。”

黄忠越看越精神,对刘禅愈发尊崇。

他小心翼翼的捧着图纸,眼神灼灼,拜道,“多谢殿下谋划,末将感激不尽!”

刘禅拉着黄忠的手,深得老爹真传,情深义重,道,“此回成都,非享乐而是剿匪,望将军保重身体!”

黄忠再也控制不住心中激动,单膝下跪,道,“愿为殿下燃烧最后心血!”

发迟了

先发后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