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阿斗的应梦之人——邓艾(求追读!)(1 / 2)

刘禅在荆州时就拉上邓艾上了船。

那时刘禅还小,称阿斗。

荆州的叔叔伯父们都非常疼爱阿斗,对他提出的些许要求都尽量满足,虽然是去敌占区捞个人,但也不碍事。

尤其是刘禅声称得了上天的指点,其为天降“武曲星”,是他的“应梦贤臣”,更让老刘、诸葛亮等人重视。

前者亲自安排人绑票。

……

邓艾出自南阳新野一带的大族。

建安十三年,曹操攻下荆州后,曾强行将当地人民北迁,邓艾及其母亲、族人便在这时被强迁到汝南作屯田民。

当初刘备驻扎于此,与当地士族交好,很清楚世家大族有机会出刘禅口中“武曲星”的概率。

经多方打听,刘备得知邓氏之人都被迁移到汝南。

后至汝南,找不见人,陆陆续续摸索了好多年。

最终在颍川找到了一个“邓艾”之人。

据邓艾“回忆”,年幼的他最初是当放牛娃,十二岁时,又随母至颍川,读到已故太丘长陈寔碑文中的两句“文为世范,行为士则”,于是自己命名为邓范,字士则。

后听说宗族中有重名的人,遂改今名,这也是老刘派人网罗多年都没能找到正主邓艾的缘故。

之后能找到邓艾还是因为刘禅给的三个线索。

一叫邓艾,二是口吃,三是年少有才。

刘备搜寻多年,总算是找到了这位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但被上官排斥、同伴嘲笑的口吃少年。

在带走邓艾时,老刘以防当初徐母之祸,把邓艾的母亲也一并接过来。

前者被安排当刘禅的书童加侍卫,邓母则安置在荆州享福。

……

刘禅的车马很容易认。

主要是因为一颗风铃。

马车晃动会发出清脆悦耳的铃声,无论是在荆州还是在成都,铃铛一响,就知道是刘禅来了。

这是他少有的童趣。

车马后有一队亲兵,分两列,外侧持盾带剑,内列手持长矛,腰挎劲弩,均批坚甲,盔上插白毛。

邓艾亲自驾车,不由问道,“公子,定都汉中一事,可是成了?”

提到邓艾感兴趣之事,他的口吃也就好了。

很奇怪,刘禅表示好奇。

刘禅拉开车帘,努力让身上的酒气叁些,然后回道,“士载如何得知,本公子计谋已经成了?”

邓艾沉默一会儿,回答说道,“这是公子第一次饮酒。”

刘禅愣了一下,旋即笑道,“或许是因为本公子得封汉中王世子而高兴?这并不能得出结论。”

和邓艾相处三年多,刘禅惊讶于他的学识与志向,在做些大事前都会和邓艾商议,互相探讨。

这次劝都汉中,里面也有邓艾的计较筹谋。

想了想,邓艾拉低了声音,说道,“公子如潭中潜龙,初次参政,自有万全把握,即便是不成功,也有后手。”

“如今公子心气高昂,兴致不错,想必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艾才会有如此推断。”

刘禅耸耸肩,有些无奈。

“本公子就这么明显嘛。”

喜形于色。

这可是不是为君者该有的表现。

邓艾再度沉默,他喜欢军事,能够侃侃而谈,擅长屯田水利,能够书写胸中韬略,但真不懂安慰与劝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