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法正语塞,杨仪败退(求追读!)(1 / 2)

当年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封地巴蜀,就是要让刘邦困守川地,他们只需要守住出川之路便可扼制刘邦野心。

刘邦得知此事,气得差点找项羽干架,好在被萧何张良劝住。

萧何劝谏刘邦忍一时,而三人一并商量之后,让张良则是向项伯行贿,让项羽将汉水所在的南郑一并赐给刘邦。

如此也算名正言顺的“汉王”。

……

南郑疲敝,不可辩驳。

刘禅要继续钻进法正的陷阱里,结果必定失败。

如此问法倒是让诸葛亮,庞统等人眼前一亮。

他们纷纷思索起刘禅言语中的深意。

法正思索片刻,回答道,“汉中之地,进可攻退可守,背靠成都千里沃野和丰富物产,进可随时觊觎关中。”

“无论关中,汉中还是中原,乃至荆襄有所战事,均可及时响应。”

汉中的战略地位,在场之人,自是清楚。

无论是刘邦,还是刘备,都需要借助汉中这块跳板。

进可东出关中,中原。

退亦可据关而守。

届时拿下东三郡,便可与荆襄相连,互通有无。

即可完成当初孔明隆中对的荆益战略格局。

否则曹刘双方断不会为了汉中一地,前后投入近五十万兵马鏖战数年之久。

“一旦退守成都,往返汉中、荆襄,耗时费力,若有战事,亦是贻误战机。”刘禅不等众人反应,朗声说道。

“时高祖只得川蜀,即便行贿也要得到汉中。”

“如今父王与诸位奋战曹贼,而得汉中,却要回返成都,岂不是白费兵甲之力,川蜀物资?”

法正闻言一怔,但很快回神,轻笑说道,“公子此言差矣,回返成都并不意味停下北伐之路。”

“而是如今汉中疲敝,不如回返成都,休养生息数年再兴兵北伐,届时仰赖大王与诸位文武之力定能平复中原。”

刘禅紧接着法正的话茬,狡黠一笑,说道,“孝直先生既为尚书令,可清楚川蜀粮草运送到汉中损耗几何?”

法正眉头微皱,但很快给出一个数字,“约莫六成左右。”

如此数字也让殿内群臣一阵默然。

运输损耗之大,令人咋舌。

就连刘备自己也沉默了。

这一次汉中大战之所以能够取胜,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川蜀积累了数十年的充斥粮草。

在战役后期曹操还有僵持的意思,最终因为粮草不济选择撤兵。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刘禅小口一张,就是一精辟之句,惹得不少人侧目,不少蜀中人深有其感。

蜀道难。

的确难于上青天。

大规模的粮草运输更是如此,地势所困,人吃马嚼加剧,其中损耗绝对比平原运输更加巨大。

诸葛亮和庞统对视一眼,他们的眼睛越来越亮。

似乎刘禅并不是脑子一热的自作聪明。

刘禅见气氛铺垫的差不多,继续说道,“川蜀粮草运输到前线,困难重重,损耗巨大,何不在汉中开展屯田之策。”

“汉中地虽少,但境内有汉水流过,土地荒芜却也肥沃,稍加耕种也有不输天府成都的产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