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馆长疑惑42(1 / 2)

“店家,既然大明宝钞对于你来说已经不值钱了,那此书等我返回大明,拿到钱财再来取。”

“太子殿下,尽管拿去便是,等到下次前来时,再付钱也不迟。”

张泊大手一挥,对着朱标一脸壕气地说道。

朱标虽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他盯着《太祖高皇帝实录》看了半晌,最终还是同意了张泊的提议

有如此一本预知未来的书摆在眼前,不尽快一看,实属遗憾。

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知晓洪武十五年之后会发生什么了。

“如此,那就多谢店家了,不过,现在宝钞不值钱,不知店家对于钱财是否有要求,比如需要白银,还是需要黄金。”

本来以张泊的想法,是肯定要金子的。

毕竟金子的回收价格可是四百多。

但是联想到西汉东汉已经准备给他金子了,到时金子太多,不容易卖。

本着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思想,张泊决定,还是问朱标要点银子。

“太子殿下,带些银子即可。”

朱标微微颔首,将《太祖高皇帝实录》拿在手中。

与此同时,他的目光也是注意到了明实录中貌似还有着几本书籍。

“店家,这几本是?”

“这里是明实录的另外几本,分别是永乐朱棣以及之后三辈的实录。”

朱标的脸上顿时有些不淡定了。

“店家,你是说,老四之后大明仅仅传了三代。”

他有些接受不能。

在他看来,即使大明比不了大唐,最起码也要比宋朝强吧。

南北宋各还有九个皇帝呢。

难道大明只传了六代皇帝?

张泊听到朱标的疑问,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朱标想岔了。

他也想买十三本明实录啊,问题是没钱。

彻子的打款还没到账呢。

“太子殿下无须担心,这里只是一小部分实录,除了这里的五本实录外,还有八本实录,至于大明,一共有16位皇帝。”

朱标这才神色稍缓。

相较于大唐的21位皇帝略显不足,但是朱标也能接受。

不过,朱标又发现了一个华点。

“店家,为何16位皇帝仅仅有13本实录,就算末代皇帝没有实录,也应该是15本才是。”

“太子殿下,除了大明末代皇帝没有实录外,其中朱允炆与永乐帝朱棣乃是一个实录,还有两位皇帝也是共享一个实录。”

张泊并没有把话讲透,因为那两个共享实录的皇帝是明堡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

他怕说出来把朱标气出高血压。

所幸朱标也没有过多的纠结,目光灼灼地盯着那一摞明实录。

“店家,不知可否将之一并卖与我。”

“这自然没问题。”

见朱标有些费力地抱着一大摞书,极为不便。

张泊回到屋子内,拿出一个双肩包给朱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