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怀疑的朱标39(2 / 2)

很快,朱标就看到了令他有些惊异的内容。

他的外公,郭子兴。

还有一个个熟悉的名字。

徐达,常遇春,汤和……

此时的朱标不由得感觉到心跳有些加速。

虽然他那时候还未出生,但是这些年,也是听父亲讲述过他这一段的早期经历。

可以说,书中的内容与父亲的讲述几乎一致。

想到此处,朱标开始快速翻动页数,直到翻到一半的位置。

为了辨别真伪,肯定要从最近的一段时间开始。

就比如洪武十五年。

随着朱标的目光在书上快速扫视,朱标脸上的惊讶之色也是愈发浓重。

可以说,这本《太祖高皇帝实录》所记载的洪武十五年与他自己所经历的洪武十五年大体上不差。

只不过……

朱标的目光看向书中的一条醒目的信息。

【洪武十五年五月己酉朔皇嫡长孙雄英薨。】

“店家,此书中说雄英会在洪武十五年五月己酉朔逝世,这是怎么回事。”

“对了,太子殿下,还未问长孙殿下病情如何?”

“雄英目前已经康复,已无生命危险,只是身子比较虚,正在宫中静养。”

听到这,张泊轻舒了一口气。

天花的致死率说实话并不高,只有1%到30%,与后世臭名昭著的埃博拉50%到90%的死亡率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而且,他还给了朱标抗生素,进一步降低了后续细菌感染的可能,算是间接提升了朱雄英存活的概率。

但是概率这玩意,又有谁说得清。

因此,在朱标说出朱雄英康复之前,张泊还在做着万一朱雄英没挺过来的准备。

“太子殿下,事实上,在历史中,长孙殿下并没有从这次豆疾中挺过来。”

“哦?”

虽然朱标的语气略有诧异,但是事实上朱标对于张泊说的话还是有些不置可否。

史书是可以伪造的。

即使他现在看到的《太祖高皇帝实录》所记载的事情与他印象中那些事情高度重合,但是谁又能保证眼前店家不是从其他地方获知到的这些信息。

因此对于朱标来说,虽然书中将洪武十五年之前的各项事情全部记录其中,但是只要关于还未发生之事,朱标还是会抱有一个怀疑的态度。

当然,这也不妨碍朱标继续和张泊打听他在翻阅时所遇到的另一个问题。

“店家,不知书中的永乐十六年究竟是哪位皇帝,据我所知,似乎前凉的永乐一共才七年吧。”

前凉?

张泊没听过。

但是现在提及永乐,相信大部分人的脑海中都会想到那个“封良居胥”的皇帝,永乐大帝朱棣。

“太子殿下,永乐皇帝是大明的第三位皇帝,而且你还认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