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三国演义?35(2 / 2)

貌似并没有什么大事,接下来就是刘表去世,曹操攻打荆州。

“玄德叔父,我知道我知道。”

刘据从怀中掏出那本《三国演义》,便是要翻到诸葛亮在出山后的时间线上。

“小据,这《三国演义》乃是小说,算不得真,要看,应该看《三国志》。”

《三国志》?

刘据挠了挠头,有些迷茫。

他没有听过《三国志》。

刘备与诸葛亮两人从名字上就已经看出,《三国志》与《三国演义》都是讲的魏蜀吴之事。

但是,从张泊的语气中,他们意识到了这两本书似乎有些区别。

“店家,不知这《三国志》与这《三国演义》有何不同。”

“《三国志》是史书,而《三国演义》是小说,《三国演义》就等于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加工创作,难免有些夸张的成分。”

“这……不知这两者之间差别大不大。”

张泊沉吟了一会,给出了他的答案。

“大体上的历史走向其实是差不多了,但是有很多细节的有很大的不同,就例如《三国演义》中,写曹操假借献七星刀的名义,去刺杀董卓,结果行刺未成,逃回乡里,但是在正史当中,就完全没有这一段剧情。

又例如《三国演义》中记载十八路诸侯讨董,玄德公你们兄弟三人跟随公孙瓒一同前往,但是在《三国志》中,只有十三路人马讨伐董卓,而且还没有关键人物公孙瓒,就更不要说玄德公了,想来我这一说,玄德公就能够清晰地知道《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差别了。”

张泊说完,就见刘备嘴巴微张,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

“店家,实话与你说,在现在的东汉,曹操确实刺杀过董卓,而我与云长翼德,也确实参与到了十八路会盟当中。”

这下子轮到张泊呆立当场。

他是万万没想到,眼前的刘备竟然不是来自《三国志》当中的三国,而是来自《三国演义》中的三国。

虽然两书的大致走向差不多,但是一些关键节点可是大为不同。

就比如现在的三国时期。

《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到达新野之后,就开始整顿军马,期间一直相安无事,直到建安十三年,刘备见曹操大军南下,于是携民南逃。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不同,夏侯惇见刘备在新野操练士兵,于是向曹操进言,为了防止刘备做大,应该尽早图之,曹操觉得夏侯惇说的有道理,于是派遣夏侯惇与于禁,李典领十万兵马进攻刘备。

之后就是著名的火烧博望坡事件,这一战将曹操的十万兵马打退,也使得本来对诸葛亮颇为不服的关张二人彻底服气。

但是历史上,火烧博望坡是建安七年发生的,没有孔明,仅凭刘备自己就击退了来犯之敌。

还有一点,在真实历史当中,华佗是建安十三年去世的,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华佗可是给关羽刮骨疗毒的,而那时候,已经是建安二十四年了。

也就是说,这个东汉末年的华佗最起码要十年后才会死。

直接闹了一个大乌龙。

“既然玄德公与孔明先生来自《三国演义》的世界,这么说来,接下来的事件就清晰了。”

“店家,不知接下来为何。”

刘备一脸好奇地向张泊询问,如果知晓了未来的发展,那么毫无疑问,他将立于不败之地。

“接下来曹操见玄德公在操练兵马,深以为患,于是派遣夏侯惇领兵十万向着新野杀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