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1 / 2)

和那些从外面回来的人相似,徐志郎也和村庄里面的人显得格格不入。

首先不协调的就是穿着。他到这边以后就褪掉了婚礼上的藏族长衫,露出来从家里出走时的外套,和这里的传统罩袍相比,太显眼。

第二个就是交流方式,他的交流带有许多的含蓄,而这里的人交流,更多的是简单直接。

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掌握了这里基础的语言。

有时也开始享受这里的生活方式。

偶尔和格桑•呼延卓玛的妹妹去山上放羊的时候,看着漫山的草地,享受着太阳升起照在金山时的震撼,静静地看着白云从头顶飘过。

尤其是风吹过整片草原,挠的他耳根痒痒的。他躺在草地上,感受着这里的纯净与美丽。

如果说他完全拒绝格桑•呼延卓玛家的三个姊妹,那也不符合他内心深处的想法。

这里的女孩会放牧,会纺织,还会照顾老人,更懂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

尤其是排行老四的格桑•绾达,生的是天然的水灵,穿着罩袍的身材,就像后面的山峰,有起有伏。

虽然常年受到紫外线的照射,脸色显得黝黑,但是五官精致,大大的眼睛,圆鼓鼓的小脸蛋,笑起来就像后山的格桑花一样漂亮。

然而,徐志郎仍然觉得应该走了,而且已经到他走的时间。

那次鸟事件过后,村庄里邻居之间的互帮互助中,他接触到更多回乡的男人,这些人接触起来比较轻松。简单的几句话就能代入交流的话题。

“外面和这里相比怎么样?赚钱也比这里轻松些吧!”徐志郎说。

一个中年男人叼着烟,比划了一下“三”。

徐志郎大概知道这个手势的意思,赚钱速度最少是这里的三倍。

“村庄里出去的人都在一起吗?”

“没有!我们出山以后就分开了,有去当矿工的,有去做小生意的,还有!”他比了一个打枪的姿势,然后指了指格桑•呼延卓玛家方向。

这个说法印证了徐志郎的猜想,格桑•呼延卓玛家的人去外地当了雇佣兵,已经很久没有回来,而且能不能再回来她们也不知道,甚至这么多年都已经不再期待。

徐志郎又问了一个问题“你们是怎么回来的?靠什么找到家?”

“看着这里最高的山峰,朝着那个目标不停地走,走上七天,就会到村庄。”这个答案出奇的一致,他问了好几个人,都是这么回答。

“那怎么出去呢?”徐志郎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出去比进山麻烦,从这下山,每隔六十里就会有一个小木棚,很早很早之前就有,这些年,山里人经常修葺,到现在也没有倒塌,按照小木棚的路线,走上五个日落就会到平原下面的集市。”

这个人还说了一个信息,平原上的集市有两个,一个在不丹境内,一个在锡金境内,锡金那个集市偶尔会拉壮丁,不丹那边经常招山地雇佣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