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职人们的心思39(2 / 2)

金兵卫摸着下巴,说道:“那要做石头的,就不是我们能做的,要找石匠。”

“从关城来的职人之中,有石匠吗?”银次郎问犬童久忠,因为当初负责为这些职人登记造花名册的就是他。虽然犬童久忠自己不识字,但是有同来的同心众,他们识字。

“小的记得是有石匠的,好像叫做石治三郎。”犬童久忠答道。

“去,把他找来。”银次郎说

不多时,石治三郎就来了,一直以来就数金兵卫和木兵卫两个人和手下带的徒弟最忙,打造了很多石治三郎以前都没见过的农具。反而是自己这个石匠,能施展手艺的机会不多。

“小的石治三郎叩见樱木大人。”石治三郎恭恭敬敬地叩头。

“我要你做两个石锟,你能做吗?”银次郎拿出图纸,犬童久忠立刻接过,再递给石治三郎。

石治三郎看了看尺寸,点了点头,说道:“小的能做,只是这弯曲的手柄,小的做不出来。”

“你只管做石锟,至于其他的部分,不用你操心。”银次郎答道。

“遵命,小的一定全力以赴。”石治三郎心想终于有大显身手的机会了,一定要好好表现啊!

其实,不管金兵卫也好,木兵卫也罢,甚至是石治三郎,他们这么任劳任怨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的身份不属于职人,而是属于类似奴隶性质的“足弱”。

在日本1700年并不长的历史中,一半以上的时代都存在着奴隶。

在渡边大门的著作《贩卖人口奴隶绑架的日本史》一书就详尽记录了日本战国时代、大名们鼓励手下的武士在战场上抢夺物资和人口作为战利品的“乱捕”行为。

而这些被武士抓走的人被称为“足弱”,大多为女性、老人和小孩。据说,武田信玄的父亲他武田信虎,就曾创下过从他国掠夺了百人“足弱”的“辉煌”纪录。

不止武田家,几乎所有大名都这么干。比如因为光荣游戏而人气很高的伊达政宗,就曾有过凭借合战抓捕大量人口的行为;上杉谦信,还曾干过在攻下的城中直接开人口市场、将妇女小孩以仨瓜俩枣的价格贩卖的事儿。这种行为一直延续到日本战国时代后期,才被当时的丰臣秀吉及德川家康严厉禁止。

而银次郎也明白他们的心思,奴隶是不会有真正的劳动积极性的,所以就宽慰道:“放心,如果本次在那古野城的差事办的好,我会向主公请求恢复你们的自由人身份。”

“真的吗?”金兵卫、木兵卫和石治三郎异口同声的发问,可见心情有多么急切。

银次郎说道:“金兵卫和木兵卫之前打造农具,已经立下功劳了,现在就看石治三郎你的了。”

“樱木大人,小的一定竭尽全力。”说罢,石治三郎又咚咚咚连连叩头。

返回